【手路學】菜市場的現地手作:麵粉袋的故事|第二講 數十年如一日的製麵工法

 本活動目前未開放報名(尚未開始或已截止)。
【手路學】菜市場的現地手作:麵粉袋的故事|第二講 數十年如一日的製麵工法
2017-12-09 14:30   至   16:30
2017-11-04 10:00   至   2017-12-06 23:59

系列主題介紹:麵粉袋的故事

站回歷史上的分歧點,才發現每一種選擇都可能走向不一樣的今日。
向以食米為主的台灣,在戰後的一、二十年間,從家庭的餐桌到學校、軍隊的打菜用膳,都開始吃起麵食,是什麼原因導致飲食習慣的轉變?時代背景、政策選擇及社會的變化如何讓麵粉佔領我們的胃?
本系列課程將以小麥為例,微觀東三水街市場及其周邊,安排課堂講授討論與實作參與,系列性呈現多面向的議題論述,橫向解析食糧與社會的關係,剖面體現生產體制的上下游介面。

課程介紹

「我和我老公剛在一起打拼的時候,我們還有用過軍用麵粉,黑黑的。在蔣經國那個年代,青菜或其他什麼東西可以漲,麵粉跟米都不可以隨便亂喊價……生意最好的時候大概是民國六十七、六十九,那時候生意真的很好,好到晚上收攤,都沒時間去數那個十塊錢……」

—永恆製麵第一代 鄭遠識、陳明雪

第一講討論了戰後小麥傾銷及推廣政策,部份促使了食麵文化的形成;第二講將由東三水街市場製麵四十餘年的鄭老闆領路,從傳統製麵的手路中,一起回顧麵食風潮正鼎盛的年代。

講師介紹

主講人/劉志偉
嘉義縣人力發展所所長、臉書粉專【文青別鬼扯】版主、紐約州立大學賓漢頓分校社會學博士。平日在嚴肅的農糧政策和農業發展研究內打滾,閒暇時則以探勘台灣農業的趣事軼聞為樂,擅長挖掘不為人知、光怪陸離的鳥事。作品《美援年代的鳥事並不如煙》曾獲第37屆金鼎獎最佳非文學圖書獎。

主廚/鄭遠識、陳明雪
永恆專業製麵老闆及老闆娘,於東三水街經營製麵店已40多年。鄭老闆出生時的台灣社會物資缺乏,為了生計溫飽,18歲便離家北上學習製麵至今。老闆抱持著「一湯一麵,當患來處不易;半餃半麵,恆念物力維艱。」的精神,日日揉麵不怠,談到麵條的功夫時更雙眼發亮,對麵條口感的講究,毫不妥協。據老闆娘說,鄭老闆送麵到麵攤後,還時常會買一碗麵回來或自己下廚,親自品嘗當日麵條的Q度後,再繼續改良、研究。

課程資訊

時間
12月9日(六),14:30-16:30

地點
餐桌學堂

課程流程
14:20-14:30 報到
14:30-15:30 拜訪永恆製麵,實地參訪製麵過程
15:30-16:00 「一湯一麵」共煮實作@餐桌學堂
16:00-16:30 爐邊開講:討論及分享

課程費用
每位500元

延伸閱讀

劉志偉(2013)。《美援年代的鳥事並不如煙》。台北:啟動文化。
劉志偉(2011)。〈國際農糧體制與國民飲食:戰後台灣麵食的政治經濟學〉。《中國飲食文化》7卷1期:1-60。

相關連結

◢全系列報名◣
同時報名全系列三講課程,享優惠價(名額有限,額滿為止;分次報名單講者,恕不享有此折扣)
➔前往全系列報名頁面

◢單堂報名◣
11/25|第一講|食代變遷記
12/23|第三講|緜延三代的糕餅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