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路學】菜市場的現地手作:麵粉袋的故事|第三講 緜延三代的糕餅技藝

 本活動目前未開放報名(尚未開始或已截止)。
【手路學】菜市場的現地手作:麵粉袋的故事|第三講 緜延三代的糕餅技藝
2017-12-23 14:30   至   16:30
2017-11-04 10:00   至   2017-12-20 23:59

系列主題介紹:麵粉袋的故事

站回歷史上的分歧點,才發現每一種選擇都可能走向不一樣的今日。
向以食米為主的台灣,在戰後的一、二十年間,從家庭的餐桌到學校、軍隊的打菜用膳,都開始吃起麵食,是什麼原因導致飲食習慣的轉變?時代背景、政策選擇及社會的變化如何讓麵粉佔領我們的胃?
本系列課程將以小麥為例,微觀東三水街市場及其周邊,安排課堂講授討論與實作參與,系列性呈現多面向的議題論述,橫向解析食糧與社會的關係,剖面體現生產體制的上下游介面。

課程介紹

「民國五、六十年的時候,美國要賣我們小麥,一些麵粉廠就開始去成立烘焙班,希望大家一起來學習怎麼樣做麵包、蛋糕,那時候很雜,什麼都有;像我父親,他就學習比較偏向漢餅的東西,那我叔叔他們,就學到麵包蛋糕……之後就是麵包蛋糕的全盛時期。」

—太和餅舖第三代老闆 陳俊傑

1960年代,如雨後春筍的烘焙班開設浪潮,培育了大量人才,也讓麵粉的食用深入民生。第三講由萬華老店「太和餅舖」陳老闆現身說法烘焙班的過往、糕餅的演進,共同探討當代飲食的再變。

講師介紹

主講人/劉志偉
嘉義縣人力發展所所長、臉書粉專【文青別鬼扯】版主、紐約州立大學賓漢頓分校社會學博士。平日在嚴肅的農糧政策和農業發展研究內打滾,閒暇時則以探勘台灣農業的趣事軼聞為樂,擅長挖掘不為人知、光怪陸離的鳥事。作品《美援年代的鳥事並不如煙》曾獲第37屆金鼎獎最佳非文學圖書獎。

主廚/陳俊傑
「太和」成立於1946年,1964年於萬華現址開設「萬華太和蜜餞行」,後因多角化經營改為「太和餅舖」,時經六零年代麵包烘培的熱潮,因而發展出各式傳統漢餅、西點及麵包等,迄今經營已70多年,現由第三代陳俊傑老闆接棒,不僅努力把記憶中的好味道透過手藝留存下來、同時也積極進行老店的文史推廣事務,希望讓文化的精神能不斷地傳承下去。

課程資訊

時間
12月23日(六),14:30-16:30

地點
餐桌學堂

課程流程
14:20-14:30 報到
14:30-15:10 糕餅製作示範
15:10-15:50 糕餅實作體驗
15:50-16:30 爐邊開講:討論及分享

課程費用
每位500元

延伸閱讀

劉志偉(2013)。《美援年代的鳥事並不如煙》。台北:啟動文化。
劉志偉(2011)。〈國際農糧體制與國民飲食:戰後台灣麵食的政治經濟學〉。《中國飲食文化》7卷1期:1-60。

相關連結

◢全系列報名◣
同時報名全系列三講課程,享優惠價(名額有限,額滿為止;分次報名單講者,恕不享有此折扣)
➔前往全系列報名頁面

◢單堂報名◣
11/25|第一講|食代變遷記
12/09|第二講|數十年如一日的製麵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