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活動
「遊戲」作為藝術創作的可能性?日本藝術家土谷享將以生活環境以及地域交流所帶來的啟發開始說起,探討在美術館等本就為藝術準備的場所中,如何透過作品或藝術計劃,讓鑑賞者變質為參與者的過程。
為響應518國際博物館日,端出午後の涼茶,邀請觀眾來到紮根老萬華街區的新富町文化市場,走入萬華青草巷,探訪植物之於城市的歷史,飲一口資深的臺式手搖!
由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元智大學藝術中心及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共同聯手,藉著邀請出身萬華,深受萬華啟發,或與萬華有深刻鏈結,投身萬華貢獻付出的各領域的創作者、工作者,學者專家,各以自身角度出發,但整體形成一種環繞包圍的方式,漫談萬華,也論述萬華,重新建立屬於萬華和大家的「萬華這個地方」。
寬陽台將帶領著孩子們穿月臺北80年,來到擁有完整洗石子牆的新富町文化市場,透過走讀讓孩童體驗石頭與水泥結合的傳統技法之美,讓孩童體驗萬華過往美好歲月的同時,也編織了專屬於他們的時代記憶。
本展集結多位來自拉丁美洲目前居住在台灣的藝術家們,透過策展實踐將藝術轉譯為象徵性的創作語言,探索臺灣與拉丁美洲之間豐富多元的跨文化關係。
《地下藝人》記錄台灣弄鐃家族「桃園許家班」祖孫三代的故事。本場活動將於巷仔內教室放映,於廣場舉行映後座談,並由桃園許家班帶來「弄鐃」傳統藝術的示範展演。
Norman Normal 透過藝術與理髮,帶出對於市場人物的想像。他從仔細觀察市場工作者的形象著手,去發現那些較少被注意到的細節,以及他們所使用的器皿與人文的關係性。
「萬華這個地方」系列講座由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元智大學藝術中心及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共同聯手,藉著邀請出身萬華,深受萬華啟發,或與萬華有深刻鏈結,投身萬華貢獻付出的各領域的創作者、工作者,學者專家,各以自身角度出發,但整體形成一種環繞包圍的方式,漫談萬華,也論述萬華,重新建立屬於萬華和大家的「萬華這個地方」。
今年度,新富町文化市場學校將以中等學校師資為主要對象,設計跨域講座和師資培育工作坊,期許為教師們拓展文資領域知識的同時,在返回校園之後,也能夠持續發想更多創意教案。
邀請策劃「好家在台灣」的團隊加入,為萬華找尋最適合在地的嚴選生活品牌,搭配最chill的現場音樂放送以及風格攤位,打造從傳統到摩登的遊逛市集體驗!
2021年的新富有樂市將推出週末劇場、實境解謎遊戲、融合傳統與新潮的秋日市集,以市場生活為號召,結合實驗樂趣、創意行動的城市探索,透過音樂、市集、藝文、設計等多元形式風格的展演活動,連結社區文化動能,打開地域活化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