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富共學

「21世紀以降,都會型的菜市場系統將成為自然與城市環境交流連結的核心所在,並為居民們維繫著在地文化與社會生活的發展。」
                                                                                                                                                                       —Project for Public Spaces

市場,不僅僅是食材集散地,同時進行許多生活智慧、專業知識的傳遞,也是居民交誼的社區廚房、情報交換的資訊站。走一趟菜攤,便懂了節氣食材的挑選指南,肉販們信手捻來的禽肉解剖術,就像Live直播的生態頻道,日日上市場的人客們,多問一句便建立起交情;久而久之,各種家常的交流就累積成生活的學習,每一個菜市場,因著大家的協作,也就成為了地方智庫的所在。
 
新富町文化市場設置了「餐桌學堂」及「巷仔內教室」等兩個學習空間,藉由鄰接傳統市場這個大智庫,期待做為共享知識的平台,以人物、市場、土地為藍本,用料理、文本與手路的傳遞為媒介,希望透過主題性、系列性的學程編排,將菜市場裡裡外外的學問經驗帶進來,歡迎對傳統市場、萬華風土、城市議題等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參與,在課程中相互學習、一起分享。

四大學程

良食學
菜市場以食物串連自然生態與日常生活兩大系統的循環運作,因此對於如何吃得健康、吃得合節氣、吃得友善永續,菜市場正是飲食教育的最佳教室,處處俯拾皆是學問。

「良食學」帶大家向菜市場討教求知,重新解析好食物與好生活的關係。
手路學
經年累月的技術,是功夫;閱歷無數的經驗,是手路。不論是自家灶腳煮了幾十冬的好手、市場裡傳承數代的店家,或是用技藝養活一家大小的師傅,凡事做久了、做精了,便是專家。

「手路學」的範疇,便是著眼於這群尋常生活裡的專家,邀請他們傳遞技術也分享故事,期待漸次累積而成未來創意轉型與文化培育的養分。
風土學
艋舺老城,其歷時數百年的社會、文史、風俗與族群等風土人文變遷,交織而成今日的萬華景況,也影響著台北、乃至於台灣城市發展的過去與未來。

「風土學」以地方脈絡為根本,透過研究萬華的各方議題,知道我們從哪裡來,並共同思索我們要往哪裡去。
|城市學|
建築地景,是爬梳在城市複雜的紋理中,一條微觀社會與時代形貌的線索。

在「城市學」裡,我們從都市學、建築學的角度出發,細細梳理各地方的過往今來,同時藉由循著空間及環境形塑出的節點路徑,探查區域再生的可能性。

小小市場人培力

對於菜市場乃至於地方社區的未來,我們相信,不只是大人們的治理方針可以決定,下一個小小世代也能有自主的參與。

「小小市場人培力計畫」將是新富町文化市場長期駐地的一個重要計畫,以階段性的課程、工作坊、營隊等規劃,希望能陪伴市場裡外的孩子,透過長時間的參與、交流、探索等各種方式,與他們一起重新思考傳統市場的定義,探找菜市場及地方共生的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