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側記|再現老屋的產業與故事──臺紅茶業文化館、晉發米穀商店

時間不停地走,時光不斷地流,有些產業光景好似被留在某個時空,有些則在現代仍努力用自己的方式持續生活。羅一倫在堅持家族茶廠持續運作的同時,經營著與地方重新連結的臺紅茶業文化館;來自臺南永康的許明揚,到了新化承接晉發米穀商店的第六代,讓店裡歷史同樣悠久的碾米機繼續運轉。他們都經歷過產業的沒落,一樣面對著轉型的議題,卻也藉由詮釋與再現,延續老屋原產業的價值。

羅一倫─臺紅茶業文化館:老職人的支援與資源
羅一倫本身是科技事業的經理人,同時也作為文化館的館長,講述著他們家族茶產業的故事。茶廠從1938年即坐落於新竹關西的市街中,一開始主要生產紅茶,而後才跨足其他茶種的販賣,並至今仍維持著外銷的市場。
關西的茶產業是自1870年代中期後,影響地方發展的關鍵,但現今大部分人直接聯想到的僅止於仙草。為了讓家鄉的歷史環境能夠重新被了解,也為了完成爸爸的理想,羅一倫與一些老職人們開始打造「臺紅茶業文化館」。

符合現代美學的展示設計,以及家族記憶的展示與重現,皆為羅一倫與老職人共同打造。(提供/羅一倫)

「不喜歡別人說我們是古蹟,因為茶廠仍在運作」羅一倫表白。他和爸爸建文化館,卻也堅持茶廠持續的生產營運;因此沒有接受政府補助文化館經營的經費,選擇和長年與家族合作的老師傅及老員工,共同修復建築、整理機具、打造展場,花了十年,但保有自己的精神與樣貌。

2004年底成立,展示的內容設計以茶產業為主軸,再來因位處客家庄,也時常會有客家表演、客家三行詩、客家議題講座等的推行。除此之外,還有特展的規劃。羅一倫從家族歷史開始研究起,後來將視野擴展到關西的茶產業,並跨出地域性連結關西與大稻埕、基隆港,甚至是其他國家的關係網絡;隨著他追索心中疑問的路徑,發展出《產業之庄》、《大嵙崁水上茶道》、《遇見。福爾摩莎茶》、《茶人的皮箱》等特展,並結合老職人的知識訪問與現身導覽。而茶廠也以作為「關西的客廳」為目標經營著,由於先前一直在做外銷,與地方的人並不是那麼地熟悉,在成立文化館後透過參觀、音樂會等開放性的活動,才慢慢變成地方的一部分,「與地方相關」也為文化館經營的堅持之一。

透過定期舉辦音樂會等相關活動,重新連結茶廠與地方的關係。(提供/羅一倫)

一路走來,和羅一倫一起扛下文化館的即為他的爸爸與伯父。他們一生身為茶人,一直是提供相關知識與記憶的重要角色,包括展版文字內容的撰寫、由生命經驗堆疊而成的導覽,都有他們的參與。然而,面對他們先後離世,再加上文化館並非是家族內所有人的共識,「還需要更多努力,目前還沒有更好的答案」是羅一倫對於未來的回應,但同時,也很慶幸自己至今與文化館的軌跡。

許明揚─晉發米穀商店:再現本質,延續價值

許明揚在研究所畢業後,協助老師執行社區營造就業學程的計畫,在2010年來到新化,因緣際會下開始帶領新化社區營造協會推動社造,致力於將社區營造變成一個產業,發展出「街區經理人」的職位,串聯街區資源,協助外人跨越進駐社區的門檻。

然而,新化老街的屋主多不在當地,甚至定居國外,疏於維護屋況之下,引發在地傳統斷層、青創困難、故事掏空等問題。2015年時,許明揚發現自己過去所做的事,對於如此狀況沒辦法帶來多大的影響,因此開始將目標客群改定位於「屋主」。發展「不動產投資經營的地方創生策略」,以單一所有權人的老屋為優先介入,以協助處理老屋問題的協議,滿足屋主的需求與利益,換取雙方十年的租約,並建立社區支持系統,與在地人共同解決老屋修繕問題,推進如導覽等推廣活動。接下的房屋在整建之後,有的在融入地方文化的條件下招募進駐單位,有的由自己的團隊經營,並藉由策展、教育體驗服務等,延續老屋主人的故事。晉發米穀商店即是其中一間重現產業樣貌的老屋。

老街上少數維持原貌的老店。(提供/許明揚)

晉發米穀商店始於1872年,是老街上唯三間從日本時代就沒變過的老店之一。2017年釋出時,許明揚將兩層樓高的碾米機依照屋主的意願留下,還因此去學操作機具以及碾米的技術,讓機具能夠持續運作。「在一開始當老闆時,還祈禱客人不要來,特別是老客人」許明揚笑著回憶,深怕老客人與老老闆之間有習慣性的語言,是他學不來的,但也因此更認真地學習米的相關知識。團隊裡沒有一個人有開米店的經驗,關鍵在於設定目標營業額,並從中去調整、優化內容,找到能讓營業額有所成長的營運方式。店面現今除了賣米,也衍伸出如調和米、米啤酒等相關產品,同時藉由碾米機的運轉發展體驗課程,轉變為米食文化教育的場域。

米店與碾米機,經過師傅的修復整理,以及許明揚的傳承之下,搖身一變成熱門的米食文化教育場域。(提供/許明揚)


好的再利用方式不代表要重現傳統,而是去利用該產業或該老屋故事在當代還存在的本質,延續其價值。如此行動進而影響在地人開始動身一起保存老屋,或成為志工與導覽人員,以不同的方式傳遞在地的故事。許明揚的目標是在五年內,讓新化老街50棟文資潛力建築中,至少有四分之一變成故事街屋,以「博物館」作為新化歷史街區的願景。

民間的動能,常民的語言

榮芳杰老師認為,這兩個案例充分展現了民間的動能。對羅一倫、許明揚等住在當地的人來說,那就是他生活的場域,讓地方藉由改造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才是保存的重點精神;每個市民都應該對於自己周圍的生活環境有所期待,沒有期待就容易被決定生活環境的樣貌。政府有提供資源就去把握,就算沒有提供足夠的資金,也要堅定地繼續找方法實踐;利用政府,維持自己的樣貌,而不是被政府利用,成為他們可能想要的樣子。

每間老屋則都擁有無法複製的在地經營與特性,羅一倫在臺紅茶業文化館強調了臺灣茶產業在國際上的定位,進而凸顯關西茶產業的地方性;許明揚在新化老街發展出與屋主的新合作關係,因此有更多機會再現老屋的故事。說故事是常民的語言,是一種溝通傳遞價值的方式,即是「詮釋」。藉由自己所發展出來的角度、觀點切入,讓不同的目標客群能夠透過詮釋,得以了解該產業與當代的關係,這也是老屋永續存在於當代社會的方向之一。

(本側記為「新富町文化市場學校」計畫下的「與老房子共生」系列講座論壇之一,邀請到榮芳杰擔任主持人,從老屋的修繕、經營、到產業再現三大主題,和各個主題下的老屋主人,一起探討老屋與地方如何共生共榮。)

圖文/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特別感謝

臺紅茶業文化館|羅一倫
晉發米穀商店|許明揚

相關連結

臺紅茶業文化館|http://www.formosablacktea.com.tw/
晉發米穀商店|https://www.jf1872.com/

延伸書目

蔡榮光、朱淑敏、徐爾美(2014)。風味新竹:Found.Way.Hsinchu。新竹縣:新竹縣政府。
陳國慈總策劃(2019)。老屋創生25帖。臺北市:遠流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