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之境〉的回顧與展望/蔡士瑋

2020/11/16

由邱杰森和莫珊嵐(Margot Guillemot)兩位藝術家組成的「森嵐工作方圖」之〈未來之境〉是在反思城市空間及其規劃如何在生命和藝術之間存在及影響的問題。

邱杰森以錄像和繪畫為主的方式探討城市建築與其地景規畫之間的生活樣貌,試圖從繪畫性的角度反思當代存在狀況;莫珊嵐則以影像和模型討論當代城市景觀的虛擬性和其數位性,其影像展出作品除了台北,同時還包含東京、倫敦、紐約及巴黎。展覽中一方面呈現特殊的空間布置,以錄像和影像彼此交錯,也以樓梯中空縫隙內影像作品做為引導;另一方面也嘗試呈現出某種時間暫停的狀態,讓展場中的時間會以作品彼此交錯為主並停滯下來,想要讓人感到徘徊在真實或虛擬之間,亦迴盪在一個永遠不會停止的藝術世界中。森嵐工作方圖在此展中提供一種特殊的氛圍與時空,期待觀眾參與並反思城市生活的種種縫隙。

而且,在長達大約二個月(7/4-9/20)的展覽中,我們試圖以講座的方式挖掘並打開這個城市與人的問題和作品之間的意義,邀請三位資深的藝術與美學工作者來與談。

首先,在開幕講座邀請到的是資深藝評人、前北美館館長及台北教育大學退休教授黃海鳴老師。黃老師關心的是城市空間內部彼此的流動以及人在其中生存的問題,通過對作品的考察,他環繞著「消失」的概念來談論藝術與人在城市壓縮空間的處境。黃老師將森嵐工作方圖中的幾件作品統稱為「拓樸台北」,以這個方式來串連他自己在當代美術館的〈穿孔城市〉展覽。黃老師以多重視角和關係美學的方式進行討論,把周遭的龍山寺菜市場與新富町的展覽空間連接起來,談論彼此之間的交流與時代歷史的流動現象,形成一場現實與藝術交織的詩歌座談。

第二場講座則是邀請到真理大學資訊與人文學系副教授劉亞蘭老師。劉老師從存在的異化和抽象化治理開始談起,追問此展覽的藝術身體和人的肉體之間的存在關係,並提出某種身體的幕後性以及身體與城市的交織問題。接續黃海鳴老師談到的與新富町在地的龍山寺菜市場的交流,劉老師專注在森嵐工作方圖藝術作品背後的藝術家勞動和作品所呈現出來的速度問題。劉老師細點森嵐工作方圖的每幅作品,並與藝術家對話,反覆討論作品和藝術家創作觀念之間的配置關係,同時也試圖尋找策展人在作品部屬之間的理論性質。劉老師的討論把展覽作品和空間之間的關係做了良好的整理,並在對話中介紹了森嵐工作方圖的創作方法和其過程,讓觀眾得以一窺創作和策展的過程。

閉幕講座則是由藝術家、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副教授陳曉朋老師來做結尾。陳老師以己身作為藝術家的身分為主要切入點,試圖在最後一次以藝術的專業對談為〈未來之境〉畫下句點,同時也指出了森嵐工作方圖創作的未來性。陳老師把這次森嵐工作方圖的展覽連接起過往與新富町第一次的合作­—〈如畫之詩〉(2017)和《萬華,越日常》(2018),並界定為某種特殊的「駐村」概念。在這個第三次回返萬華的藝術行動經驗中,呈現出了「未來之境」,其實也是兩年後回到新富町這個空間的再出發,因此對森嵐工作方圖來說並不是一個簡單或隨意的展覽,而是充滿意義和充滿感恩的回返,並且以作品作為根本的誠意和這個地區的所有人交流。那麼,陳老師便提出「這個展覽到底是創作者多還是城市比較多呢?」的問題。從與森嵐工作方圖的對談中,城市與藝術的關係以及藝術家以自我和主觀的創作為主的呈現,揭露了創作者在一個城市的生活和吸納或多或少都影響了作品的長成。而陳老師也從藝術史和藝術創作的傳統習慣形式著手,探詢森嵐工作方圖的呈現模式與策展人的布展位置,這些都不僅對藝術家及策展人有非常大的鼓勵,也同時教育了在場的所有聽眾。閉幕講座最後在觀眾的提問與藝術家們的回答下完美的結束了。
 

然而,接續〈未來之境〉的展覽則是在高雄新浜碼頭藝術空間的〈景觀存檔〉(9/12-10/4)。森嵐工作方圖在此繼續並重疊其城市主題的相關創作,尤其是邱杰森把與台北萬華新富町相關的〈赫茲風景—台北拾景〉轉換為高雄鹽埕的〈城市拓樸—拾景〉系列,同時透過數據與世界地圖創作了一場〈從高雄到高雄〉的展示裝置作品。這檔展覽同時顯示出〈未來之境〉內部的「未來性」與延續性,也讓我們看到森嵐工作方圖的創作活力與發展性。他們將會繼續在城市和城市之間流轉,並將其身體經驗重製並翻譯為藝術創作,在作品和藝術感動中會一直前進與回返,並通向未來的美好境地!

文/蔡士瑋(法國里昂第三大學的哲學博士。現任水林藝術空間策劃及策展人、臺灣師範大文學院及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兼任助理教授)
圖/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蔡士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