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活動
五月五,慶端午。新富節慶限定活動,帶領你認識端午的歲時節俗外,現場「體驗手作粽子」包製過程、「品嚐地方粽」道地口味,最後還有「平安青草香包」DIY。邀請你一同來品粽聞香慶端陽!
邀請三個以共享平台為營運模式的臺日案例,分別從地方生活與工作型態的網絡,重新審視社會價值與區域課題,於此交流經驗。
有沒有想過在一餐中嚐遍世界的美食?
在記憶中,是否有讓你魂牽夢縈,難以忘懷的香氣?
香料共煮實驗室,不是黑暗料理的起點,是世界美食的開端。
走路草農藝團以新富町文化市場為中心,走訪蒐集萬華地區20餘間宮廟,結合台灣紙箱蔬果圖樣與神明聖誕所製成的版畫,呼應蔬果與地方信仰的關係。
展覽探討從德國包浩斯展開的脈絡,如何延續並散播她的基因;展場中並行的,是東海大學建築系的設計教學現場,響應包浩斯「向實驗學習」的跨時代精神。
「包浩斯」,這座建築藝術學院匯集世界一流大師授課,在材質與色彩、人體與幾何、空間與形狀之間穿梭辯證,治學風格奔放又嚴謹,前衛撼動全球!
4/20、5/5
市場裡的節氣分明,新富共學扣合節氣讓你體驗在地飲食,邀請釀酒師、台菜師傅、跨文化料理人、剪紙創作者共同領略春意。
魚筌是以竹藤手工製作而成的古老捕魚工具,工作坊中帶領學員們動手學習製作魚筌的基礎手法,學員們則要以古老手藝與各自的想像力碰撞,創造新造形。
讀冊學堂深信「行動」就是實踐夢想的唯一方式,
好比慢跑一樣,過程中不免會有難受的時刻,
但當全世界只剩下脈搏心跳,你會發現,這是你愛的事。
在讀冊中生活,在生活中讀冊;
透過知識的力量,發揮社會影響力,分享閱讀的價值和感動,
讓我們永遠讀下去。
「這裡是哪裡?是做什麼的?」這些疑問在踏入後是否油然而生?每週六日下午三點,歡迎參與忠泰基金會的定時導覽,帶您走逛新富町文化市場的市場歲月。
艋舺因人口多,醫療需求自然較高,但在醫藥不發達的時代,人們大多只能仰賴著廟旁邊的青草店,也因此造就了現今的青草巷。然而現代青草與我們生活又何關聯?艋舺過去的醫藥又如何演進呢?
在這場工作坊中,讓我們透過折疊、交錯與縫綴的裝幀手法,將平面的媒材聚合轉化成三度空間的雕塑,進一步思考空間的流轉與置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