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富町文化市場徵件獲選展覽】如畫之詩 Ut pictura poesis

【2017新富町文化市場徵件獲選展覽】如畫之詩 Ut pictura poesis
2017-06-10 10:00   至   2017-07-30 18:00

展覽介紹

如畫之詩 Ut pictura poesis 

本展為「2017新富町文化市場徵件計畫」之獲選展覽,為一結合數位科技與城市建築的實驗藝術創作。

「如畫之詩」,「comme la peinture, la poesie」詩即是畫(圖像),話語作為一種轉譯圖像的方法,它們表達了非在場即可見 (visible non-present) 的圖像詩意狀態。

新富町作為一個臺北舊城的藝術試驗場域,從如何定義「在地/外地」、「新/舊」為創作的重要元素,藉此探討新人類、科技與空間中的交雜層疊的共活性。選擇以舊城的「再現」是藝術家在創作中的主要思考脈絡,如「既視感」一般,從而延伸人的感官如何被科技從現實與虛擬中的距離被迫抽離出來。而「距離感」即是藝術家關注的焦點,其中包含視覺認知中的「解析度」承載的記憶碎片,這種既熟悉又陌生的直觀感受,潛藏的內心距離或是現實場域中實際的距離,都牽動了人與人的互動關係。

「文明的進步輕易地就欺騙了人類,讓他們以為自己很安全。(阿多諾—美學理論)」

事實上,現代文明的演進,它並不能替代、取代我們所身處的狀態。數位科技的便利性凌駕在真實感官之上,訴諸人的本體與外在的媒介所加諸的虛擬狀態,其實並不會讓日常的我們感官更為真實。反而透過此方式,更能夠在感官領域創造新的視界。

展覽中探討了科技以何種姿態介入我們的感官,工業化的數位產品以中介的角度進入常民生活,探討藝術生產方式與生活、科技之間的交互關係,分析都會人文的「樣貌」。以人稱與非人稱之「關係代名詞」作為日常與非日常的認知關係。

以多媒材的創作方式所搭接的現代都會「風景」與「臉譜」,都承載了他們摹寫的對象物,直覺體認到物(人、景)與物(作品)之間在科技中的差異認知關係,如「見山不是山」之意境,也嘗試在現代科技的加入下重新建構新的藝術「系譜學」。

 

藝術團隊介紹

森嵐工作方圖 C&G art group

「森嵐工作方圖」由藝術家邱杰森、莫珊嵐 Margot Guillemot 所組成,是一以數位影像科技與人文脈絡進行結合的藝術創作團隊,以多媒材的創作方式形塑當代人文風景的多重樣貌,摹寫在地方之上的對象物,直觀體認到物(人、景)與物(作品)之間在科技中的差異認知關係,如「見山不是山」之意境,也嘗試在現代科技的加入下重新建構新的藝術「系譜學」。

以數位科技作為創作的主要依據,探討科技以何種方式介入常民生活並從中提取部分元素進行創作,以及如何從無形的記憶中如何以數位方式重建都會建築風景的可能性。並從在地性(本次以艋舺為主要創作場域)的人與景作為元素,探討新人類在科技之間交雜層疊的共活性。

莫珊嵐 Margot Guillemot:
2017年教育部臺灣獎學金獲選人、畢業於法國蒙彼利埃地中海高等美術學院 (Beaux-arts de Montpellier) 創作碩士,致力於現代數位科技的藝術性,從而探討何謂「現實」?由時間的流動性啟發對於生命的狀態與現象,是真正的時間、最深層的自我,或者可以是「自我」與「主體」的消失,轉變為對於「存在」的辯證。

從感知與認知、現實與虛擬、空間與時間中相互矛盾關係,建構在質疑「現實」的種種假設與問題。「現實」是否即是「真實」?

邱杰森:
台北市中心新村藝術總監、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當代視覺藝術準博士生。畢業於法國蒙彼利埃地中海高等美術學院 (Beaux-arts de Montpellier) 創作碩士、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學士。自身創作依循其身處的現實環境並且研究其文明的脈絡,投以自身對於環境的立場,交織並行。作品本身的背後隱藏著對於人類思維邏輯與身軀、環境、空間的連結。

著重於「人文地理學」上藝術如何詮釋「地方」,由踏查、田調保存歷史性的一面,研究它的形象並重新塑造在地理學上與人的交感關係,體現人在「存在感」上的認知差異。全球化影響下的都會樣貌所造成的地方崩解,以臺灣為研究本體進行創作,探究藝術如何看待「地方崩解」。

 

展覽工作團隊

主辦單位:森嵐工作方圖 C&G art group(邱杰森、莫珊嵐 Margot Guillemot)
協辦單位: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活動資訊

時間
6/10-7/30 10:00-18:00
每週二至週日(週一休館)

地點
新富半樓仔

 

相關連結

7/16(日) 14:00-17:00 如畫之詩〈大眾臉〉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