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富友展】舊市新場 Old Market New Place
展覽介紹
建築源於日常生活, 如果我們想瞭解一個城市, 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市場。 市場是個融合了多元文化的地方。在購物中心或超市出現之前, 市場除了提供生活用品和食物賣買以外, 同時也是居民一個交流的場所, 歸屬感的所在。
此次畢業作品的題目, 以新富市場為研究對象, 思考如何重新利用這個1935年日治時期建成的建築, 同時通過新功能與週邊的社區對話。 在保留老建築的同時, 學生要研究如何新舊融合, 既保留了市場的記憶, 也增加了新的社區空間。
在展覽中, 可以看見許多不同的提案, 有學校、民藝工作室、水族館和聯合辦公等。 期待提案可以為未來老舊空間在使用,提供不同地啓發,以及探討如何延續建築生命的可能性。
學生提案介紹
台北合作社 Interactive Market in Taipei
學生:趙子豪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和網絡電商的興起,傳統市場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聯繫的地方,卻逐漸陷入困境。傳統市場單一功能性與混亂的環境很難滿足現代人們的需求,尤其是年輕族群追求高品質的消費觀念。本提案通過對新興消費觀念例如誠品書店、無印良品的分析,打造一個符合當代消費觀的互動型市場。通過展示蔬菜水果等農產品的生長過程,和當地特色手工製品的製作過程,同時開設市場課程與服務來實現人們與市場的互動。而且提案中採用靈活的可拆卸的混凝土結構,盡量降低對原新富市場建築的影響,並且此結構可以根據市場需求進行調整,以保持互動型市場的活力。此外,新建量體在材料上也盡量與原新富市場的立面呼應,靠近地面層選擇深灰色混凝土,上層為淺灰和白色混凝土,並採用木欄柵進行隔斷和裝飾來呼應原建築的木質窗框。
城市遊廊 City Veranda
學生: 方天圓
該提案意圖遊走於模糊、曖昧的空間邊界,串聯符合各式日常起居功能的量體,藉此在原有空間和新創建項目間發生多重、複雜的關係。 首先,設計用弧形牆面來劃分空間,從而創造出迂迴曲折的內部街道,打破了傳統直線走廊的枯燥乏味,使每層所看到的外部景觀都是不同方向的,創造出一種不確定性的體驗,時刻激發著人們的探索慾望。其次,外部的遊廊空間不僅承擔了交通功能,大量植物種植其上在提供城市景觀的同時還營造出一種綠色的公共空間,鼓勵人們在游走中交流互動。
市場公園 Garden above the History
學生: 孫煒程
市場是以人為基礎的活動樞紐,這裡面充斥著形形色色的人。經過調查發現,儘管新富市場成功轉型成為了一個文化交流中心,但是它對年輕人的吸引力仍十分有限。那麼如何增加一座建築的魅力,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呢?因此採用了新富市場原本建築形狀─馬蹄形即筒拱,作為我設計的基本元素。同時改變這個拱形的尺寸、角度,匯集成有趣的拱形空間。上層建築與原有的新富市場融合之後,會形成一種奇妙的空間體驗。
>>更多提案歡迎至展覽現場觀賞
策展人
馮國安
出生於香港,2001年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碩士畢業,2007年成立間外建築工作室。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會員。
工作室作品曾在國內獲得多個獎項,包括2012和2016年香港環球設計大賽空間類優秀作品獎,2013年中國建築傳媒獎青年建築師入圍獎,2016年《Perspective》雜誌40under40建築師獎,2017年廣州國際設計周最佳設計酒店獎,2017年艾特獎公共建築與文化空間金獎,2018年台北設計獎公共空間獎,中國設計權力榜社會創新服務獎與2019年深圳環球設計大獎等。
曾受邀客座任教於南京大學建築學院、四川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和深圳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2008-2011年任教於汕頭大學長江藝術與設計學院。2010-2016年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兼任助理教授,現任教於西交利物浦大學。
工作室作品重要展覽包括2007年深圳-香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重慶分展場。 2012-2013不自然2設計展(廣州、深圳、北京)。2013-2016年建築之外北京、上海、廣州、蘭州、安和成都展。2014和2018年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等。
展覽團隊
策展人| 馮國安
參展學生|鄒偉、李睿、王知涵、塗凱茜、張怡凝、趙子豪、方天圓、穆聰雨、孫煒程
主辦單位|西交利物浦大學建築系
協辦單位|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西交利物浦大學建築系
西交利物浦大學建築系擁有高度國際化的教學和學術團隊,並以國際化視野積極探討建築與城市問題。系所傳授創新力、批判性思維、參與能力以及實驗精神,鼓勵學生探索建築中的美學和科學。
展覽資訊
時間
7/24(二)至 8/04(日)
每週二至週日,10:00-18:00
(遇國定假日照常開放)
地點
新富町文化市場 (萬華區三水街7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