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向市場存在末日之前
近年來,因經常擔任官方民間多項地方實踐型專案評委之故,有更多的機會,實地走進台灣各地方鄉鎮,每當深入在地,想要探尋人潮聚集之地,迎面而來的,不再是過往熟悉,具當地特色之傳統市場或露天市集,換來的則是一座座嶄新,寬敞並具規模之新型賣場,或是外來的連鎖超市,那屬於記憶中的市場呢?也許存在依舊,但多半狀態委靡,或硬體早已不合時宜,也許有幸得以翻新,但卻因內外多重因素,最終依舊空蕩,乏人問津...
造就如此悲歌,歸咎原因多半來自於慣性,「武市」雖身處終日變動的消費最前線,但因未能及時察覺世代消費習慣的態變,再加上隨著通路革命、電商崛起,新零售熱潮所建構之綿密配送網,讓世代消費徹底軸轉。試想,當知名超市提供24小時網絡下單服務,隔天就能戶對戶最速配,因此,也許你還沒下班,一顆新鮮鳳梨,就這樣直送到你位於頂加的家門前,這樣的透明、便捷、效率,圈養制約著新世代,同時也更加深對傳統市場的陌生感。
什麼時候,什麼原因會需要並想去走一趟傳統市場?只為親身體驗傳說中的人情味,還是有其他真正無法取代之處?如果更往下一想,會不會有這麼一天,不只是傳統市場,就連實體通路的連鎖超市都不再被需要?線上購物儼然能取代一切,未來城市(Smart City)觀念早已蔚為風潮,當有一天我們更加善用「科技力」,並追求「持續創新」、便利、效率、進步,讓人們幾乎不太需要走進實體店面?等到那一天,是不是也預告市場走向夕陽,即將要被終結的命運?
市集市場,交換意義,場所精神
市場或市集真的有可能不敵新零售的威力而不支倒地,還是能找到其新的發展契機?探究市場或市集的發展歷程,多半為地域性之下,成為在地居民生活所需依賴的重心,曾幾何時,隨著時代改變,交通造就的便捷及流動性,再加上科技下的多元通路效應,供需關係的逆轉,當完全競爭市場來臨,每個人都能掌握數倍於以往的購買可能性。
縱使是看似有一定難度取得的生鮮商品,都可透過刷一個網頁,打一通電話,走一趟便利商店便可輕易的獲得。如此一來,因交易而存在的市場,是否還有其存在之必要?新世代能全然依賴網路,而不再需要出門購買?其實也未必,誠如馬斯洛需求曲線所示,人們除了單純物質及生理需求之外,還有好大一塊是看不見,卻感受得到的,那些關於意義追尋的渴望。
「風格市集」,是近年來零售發展注入的一股新浪潮,而且不僅在首善之都台北,如果仔細觀察,每逢假日,可說早已遍地開花在全台各地上演。為什麼市集能存在?甚至在大台北多處藝文特區的市集不僅收入場費,還能大排長龍?到底市集有什麼吸引力?並與傳統市場之間有何差異?我想探求箇中關鍵,表現在「事件」與「意義」這兩件事情上。
相對於滿足日常採買需求的傳統市場或是連鎖超市,它們就並非是一處被期待可遇見許多新事物的介面現場,因而,人們早已慣性對待這樣的循環過程,從而失去探索的好奇心,即使三不五時可偶遇新品,但最終多半是十分效率化地來完成規律的日常任務;反過來看,一期一會存在的市集,讓人們充滿著期待感,這些不常見且不預期,讓人們重新找回遊逛行為的意義。因此即使需要收費或多走幾步,人們總享受著這樣的不確定感,還有可能驚喜所創造出的歡愉,而這或許就是市場在新時代下所被賦予的存在意義,它不再只是一個提供平凡或日常選擇的據點,而這或許就是人們在時代下,轉而找回市場其存在最初的「中介性」,從而賦予新的意義。
曾經是人與人之間交會,彼此交換訊息之地;曾經是物與物之間交會,各取所需交換加值之地;曾經是人與物之間交會,找尋需求及價值所需之地;或者曾經是人與境之間交會,場所所顯露出的精神,賦予人們一份安全感,鄉愁或約定的意義,而這樣顯露出的中介性,讓市場從而找回被需要的理由,當迎接新世代的來臨,我們是否能換一個新的思維來思考,未來的市場是否可以很不一樣?
就如同我們所身處的新富町文化市場,八十餘年的傳統市場,隨著時代的改變,它不再是一處提供農產品交易之地,取而代之的是賦予這座老城新的價值,是一處新的空間,為納入許多新的可能,是分享、共創,是不同族群交會的地方,而這樣的雛形,是否也預告著可期,並屬於未來世界的下一代市場?
值得期待的下一代市場?
#創業實驗場
市場依舊真槍實彈的存在,但這次不只是賣農產品,而是嘗試讓各路英雄好漢,拿出其看家本領,用看似不甚成熟的模式,提供產品及服務,來交換其價值,學著面對真實消費者,領悟對於商業機制的理解,實實在在地做一次生意,這個為創業者搭起的舞台,歷練最小可行方案(MVP),成為新手創業家的舞台,如此,他們才有未來。
#新手家庭冰箱
從一個人成為兩個人,再到為了一家人,最大的差距應就在於「廚房」,而這也是每位成為新手爸媽之必經歷程。過往的隨遇而安,進化到為新生命的養育而戒慎恐懼,起身振作來做飯。這步起手式就從食材取得及建構採買系統來開始,市場內的每位小販,都將是你的食材料理導師,不用買食譜,關於
"Eat fresh, buy local"就此展開。
#在地會所
因人群流動所伴隨而來的移居現象,儼然成為時代下之必然,面對城市之間的人情冷漠,如何順利融入,始成為「在地人」?市場就扮演了一個相當好的介面,當供需雙方在買賣過程中交手,客人之間習於透過彼此分享,來證明自己的老資格,當經驗隱沒傳遞著一件件在地知識,在互動之間,自然而然建構信任,因為交流,終於融入,成為自己人。
#在地文化探尋地
對於旅人而言,市場一直以來就曾是在地造訪之必要選項,除非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慾。但從人類學觀點,在地的常民文化,最易保存在看似日常,實則賦予差異而非常態的飲食及素材之間,從這裡去了解在地風土,窺看在地生活之多樣性。所以並不需要走那麼遠,仔細思量隱身於這市井中的一切,許多有形無形的文化遺產,就此存在於攤位層架之間。
#鄉愁記憶寶庫
關於鄉愁的記憶,多半遺留在五感六覺經驗之上,尤其對於離鄉背井多時的人們而言,也許歷史記憶早已模糊不復,但屬於故鄉的氣味,通常都能如時空膠囊般的被保存,縱使他巧妙的藏匿在市場內某處攤車上的甜品之間,當不經意的品嚐讓味覺被勾動,瞬間記憶就此還原,從此關於在地生活記憶的追憶,就除了老照片之外,又多了一處最赤裸且真實的切入路徑。
不應消逝,從而鏈結未來
我們是如何看待一座市場?是即將走入歷史的準文化資產?還是一座與時俱進,與民同在的意義創造、價值傳遞的人間場所?我想重要的是,我們能不能更為貼近時代的脈動,找回曾經被賦予的場所精神,更應該思考,如何從這裡出發,進而鏈結未來。
所以到底什麼是「未來市場」?我們沒有人可以給一個明確的答案,但可以確定的是,當世代人都可以隨著趨勢及潮流,賦予新意,讓市場能永遠是因需要而驅動並存在,如此才能迎向嶄新,值得期待的新未來。
文/林 事務所代表&服務設計師 林承毅(進駐新富町文化市場第二年)
圖/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