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所既視—下一代市場
展覽介紹
場所既視—下一代市場
Déjà vu: Re-Envisioning Market/Place
什麼是市場?我們對「下一代市場」的想像為何?市場多是城市的起源,是匯流、聚集和交換的空間體現,也是城市的靈魂。在電子商務時代,市場中的人際交往、故事情感和身體勞動所形成的社會關係與活絡空間的能耐愈顯珍貴,是想像下一代市場的重要養分。
「場所既視」展覽計畫以新富町文化市場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原建於一九三五年的新富町食料品小賣市場是日治時期表現現代都市衛生概念的公共市場建築、二戰後與東三水街市場一同活絡萬華區的都市生活,在種種的轉型過程中,形成了某種時空錯置的既視感(déjà vu)。本展邀請攝影創作者王嘉笙、紙雕創作者成若涵、社區設計工作者陳冠蓉、建築師蘇弘、景觀建築師王文心、表演藝術家謝杰樺與張可揚,運用多樣性的調查研究與記事手法來描繪、捕捉既視感,並結合共感地景創作的對話性的場所構築與展演,繪製下一代市場的靈魂與藍圖。
策展團隊介紹
策展人
陳宣誠
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博士,現為中原大學建築學系專任助理教授、馬來西亞UCSI建築系客座教授、共感地景創作主持建築師。長期探索在身體與地景間發展另一種重新定義建築的尺度,企圖用最真實的身體感,反覆的去體會事物最根本的價值,讓建築成為一種關於人的環境。主要的創作實踐為:2014年臺北市立美術館「X-Site 計畫」的《邊緣地景》、2015年瀨戶內藝術祭家屋計畫《屋橋》、《城市浮洲計畫》、馬來西亞《綠洲聚落計畫》、《懸山》,法國《懸山.浮橋》以及2016年臺北雙年展、2017年夏伽雙年展《共感群體》、巴勒斯坦美術館《存在的邊界》等。
協同策展人
蘇孟宗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地景建築和建築史雙碩士,其研究探討建築、都市與地景的交界面,目前為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博士候選人,並於東海大學、中原大學等校開設景觀史與設計理論相關課程。研究項目含現代地景中自然寫作、身體現象學、基礎設施、空間製圖等不同領域,並以此理解人與環境之間的牽連互動,以及建成空間與環境史之間的相互形塑。
邱俊達
現為臺灣藝術檔案中心研究員。2008年從哲學仿歐式象牙塔逃出,卻滑入當代藝術生態的廣闊泥沼,如今深陷其中。2017年獲藝術創作理論博士。2019年赴巴黎西帖藝術村駐村。從西方哲藝思想與大師創作獲得數不盡的天啟靈感,但比較喜歡聽自己的神說話,關心藝術創作如何與社會、與生活真正發生關係。 重要展演經歷有「2014新年新希望」、「聲語遶境」、「梅爾汀計畫」、「臺南中國城」、「城市潛綠體」、「共同史」、「2019麻豆糖業大地藝術祭」、「負育群帶聚落」。
創作團隊介紹
景觀創作|王文心、蘇弘
攝影創作|王嘉笙
紙雕創作|成若涵
食物藝術|陳冠蓉
表演藝術|謝杰樺、張可揚
場域創作|共感地景創作
展覽工作團隊
展覽整合|李彥良、李彥宏、洪宜玲
展覽統籌|余明蓉(忠泰基金會)、洪宇萱(共感地景創作有限公司)
行銷推廣|楊紋昌
展務協力|吳巧瑩、張教煌、李佳晏、楊宜奇
展場設計|陳宣誠、劉佳豪、黃彥一
視覺設計|蕭佑任
影像紀錄|凹焦影像工作室
主辦單位|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策展單位|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共感地景創作有限公司
贊助單位|忠泰集團、臺北市文化局
特別感謝|林連璋、張盈智、黃嘉傑、東三水街攤販集中場自治會、臺北市公有新富市場自治會
活動資訊
時間
2019/10/19-2020/2/9 10:00-18:00
每週二至週日
(遇國定假日照常開放,春節連續假期另行公告)
地點
新富町文化市場
臺北市萬華區三水街70號(捷運龍山寺站三號出口步行2分鐘)
相關連結
[開幕座談]
10/19(六) 14:00-16:30 下一代市場
主持人—陳宣誠
與談者—蘇孟宗、邱俊達、蘇睿弼、凌天
[專家導覽]
10/27(日) 14:00-15:00 陳宣誠(展覽策展人)
11/10(日) 14:00-15:00 李明璁(社會學家、作家)
12/29(日) 14:00-15:00 林承毅(林 事務所 執行長)
[民眾參與工作坊]
12/01(日) 14:00-17:00 講師:陳宣誠、蘇孟宗、邱俊達
12/07(六) 14:00-17:00 講師:王嘉笙(攝影創作)
01/05(日) 14:00-17:00 講師:謝杰樺、張可揚(表演藝術)
表演藝術工作坊將於2020.1.12 公開發表,歡迎民眾蒞臨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