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富市場史

新富市場的過去
 

1935-1945 台灣人的、日本人的市場

新富市場前身為「綠町食料品小賣市場」,為解決綠町市場因位處偏遠而長期經營不善的問題,日治政府選定新富町三丁目二十一番地現址,將市場移地改建,更名為「新富町食料品小賣市場」。 

1935年1月7日,新富市場動工興建,同年6月28日正式開業,除了市場本體之外,另外也配置了事務所、管理員宿舍、腳踏車停車場、垃圾場及公廁;館內則有肉品、鮮魚、蔬菜、雜貨、菸酒、糕點與食器等30多個攤位。攤商組成與客源台人與日人兼有,市場的商品與生活也台日交融,昔日市場口油炸肉圓的小販、習慣在傍晚走進市場採買晚餐食材的日本主婦們、每逢除夕市場中迴響的日本歌謠,至今仍是耆老們念念不忘的一頁回憶。

然而,新市場的榮景不長,開幕後不久便受到附近流動攤販的生意擠壓,雖然政府為了解決經營的困難,1937年時刻意將外部攤販收容至市場內部統一管理,暫時緩解了市場內攤商凋零的問題,1940年代,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人民生活在空襲的陰影中,又加上官方採行民生物資配給制,新富市場的運作於是在時局的影響下陷入停頓。

1945-1970 熱絡的生活場域

戰後,市場重新開放營業,攤商們再度聚集到新富市場以及一旁的三水街。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帶來的大量軍民,使臺北市人口急速增加,加上婚喪喜慶採用外燴辦桌的風氣興盛,這些軍隊伙食與民間宴席食材採辦的需求,一度使新富市場的經營走向高峰。除了一般的買賣之外,這裡應該也曾是重要的社區空間,據新聞記載,1960年代便有一些地方性的國慶表演或劇團的義演選擇在新富市場演出。

除了萬華在地攤商之外,許多從中南部北上發展的青壯年,也紛紛在新富市場周邊落戶,他們在市場本館外圍的空地上搭起矮房,將一樓作為宰殺雞鴨或預備商品的後場,俗稱「半樓仔」的小閣樓,則成為一家人生活起居的斗室。走向全盛期的新富市場,環境侷促而熱絡,她不只是人們營生的場域,同時也是許多市場孩子出生成長的家。

在新富市場的發展同時,市場外三水街的攤販也隨商機而聚集,逐漸影響新富市場本館內攤商的營運。為了解決這個狀況,1968年曾有新富市場與三水街攤商代表向市府提出新富市場擴建案,希望透過綜合市場大樓的興建,統一收容新富市場攤商及在地流動攤販,唯擴建計畫最後並未實行。
 

1970-1990 競爭求生的年代

1970年前後,新富市場的生存壓力在各種競爭下逐漸明顯:首先是1978年開幕的環南市場,環南市場為批發市場,其商品品項多元、價格低廉的優勢,自然是主打零售的新富市場所不能及。再者,日治時期就存在的私有攤商問題越來越嚴重;過去聚集龍山寺廣場、三水街一帶的攤販,對消費者來說動線方便、價格又較便宜,直接削弱了民眾走入新富市場消費的意願。

到了1986年,新富市場正門外的「東三水街攤販集中場」(在地人與攤商慣稱其「東三水市場」)正式合法成立,過去的私有攤商不再受取締威脅,東三水市場的營業時間從早上6點到下午1點,與新富市場完全重疊,導致市場內部更是日益蕭條。1988年,北市首座農產品直銷中心在新富市場成立,藉此,政府希望活絡起老市場的商機,也作為與地方農會合作推廣的實驗案例,卻因農民運銷成本過高等問題,未能有明顯成效。

1990- 從破落的市場到文化資產

1990年代起,台灣整體社會結構變遷,比例增高的職業婦女們,無法在傳統市場營業時間前往消費,一般小家庭外食情形越來越頻繁;另外,民眾在教育水準提高後,對於飲食衛生的要求也更嚴格,陳舊的傳統市場空間逐漸被整潔明亮、營業時間較長的現代化超級市場所取代。

社會環境的轉換,加重了新富市場的困局。多數新富市場攤商在生存壓力下被迫遷出、另尋營業地點,市場內的攤位被當成置物、預備食材的後場,僅剩位於大門附近、緊鄰東三水街市場的雜貨店、豬肉攤與裁縫店,依靠地利之便勉力經營著。前代的攤商經營者逐漸年老退休,他們的孩子多半離開市場、另謀生計,市場內的昔日活力終於無以為繼。

2005年過後,是新富市場從歷史價值的角度被看見的轉折時期,她從大家眼中的破落市場,成為具有時代意義的歷史空間。新富市場長期的發展停頓,反而保留下日治時期的建物原貌,於2006年正式被指定為市定古蹟,數年後,古蹟內的攤商陸續遷出,並於2013年由臺北市市場處完成空間修復。

新富市場建築特色


新富町食料品小賣市場落成於1935年,屬於日治時期較後期完成的公有市場,市場內的建物涵蓋了當時期的各種建材。馬蹄形的市場主建物平屋頂由鋼筋混凝土樑支撐,牆體為加強磚造。另外,附屬建築物有木造的日式宿舍與磚造的公廁,公廁的出現也象徵當時市場現代化的過程,可惜在時間推移間並沒有完整保留下來。

1930年,臺北州政府公布了〈食料品小賣市場規則〉,基於衛生的考量,對於市場建築的構造、空間配置進行了詳盡規範。在這樣的背景下,「新富食料品小賣市場」落成了;同時期興建的太平町食料品小賣市場(1938,今已廢除)、幸町食料品小賣市場(1938,今「幸安市場」)及入船町食料品小賣市場(1938,今「直興市場」)都已改建或廢除,使新富市場成為日治時期公設市場建築中,表現新式衛生標準與建築式樣的珍貴案例。

新富市場興建時基地約506坪、建物約199坪,市場基地四周則圍繞著高約160公分的紅磚牆。市場本館牆體為加強磚造,外牆以洗石子做出洗鍊的水平飾線,每一個入口處上方都設有雨庇,屋頂以混凝土澆製,並以鋼筋混凝土樑支撐。整體建築風格簡潔、少有裝飾,並且擁有很強的機能性,例如它的馬蹄形平面,在全台公設市場中相當罕見,不只創造了一個流暢的購物動線,獨特的中央天井,也同時滿足了市場內部通風與採光的需求。

基地東北角的獨棟木造日式建築,當時作為管理員的辦公及宿舍空間,雖然一棟建築結合兩種功能,但公私兩種空間的動線,被清楚地切分開來,事務所出入口朝西、緊鄰市場本館大門,便於攤商洽公;居住單元則有獨立出入口朝北,可直接通往東三水街,日式建築四周的圍牆,也讓居住者的生活,能與市場保持一定距離。

新富大事紀

1918.12.25|市場前身|新富市場前身「下坎庄市場」設置於今萬華區公所位置。
1922   |市場前身|配合町名改正,下崁庄市場改名「綠町市場」。
1931.04.25|市場前身|綠町市場更名為「公設綠町食料品小賣市場」。
1935.01.07  |市場初創|新富市場於現址(臺北市新富町三丁目二十一番地)正式興建動工。
1935.01.10  |市場初創|新富市場興建工程舉行「地鎮祭」。
1935.06.28 - 29|市場初創|落成慶祝活動。
1935.06.28|市場初創|工程竣工。
1937.04|市場初創|市場外私設攤商併入新富市場本館內營業。
1944 -|市場初創|二次大戰期間,盟軍轟炸臺灣,民生物資改採配給制度,新富市場營運停頓。
1950s|鼎盛期|二次戰後大量軍民遷移來台,臺北市人口遽增,新富市場營運邁向鼎盛。
1968|鼎盛期|新富市場及三水街攤商代表向臺北市政府提出新富市場擴建案,擬發動攤販籌款、收購新富市場鄰近土地,合併市場原有基地,興建綜合市場大樓,容納新富市場原有攤商與三水街、華西街、龍山寺前流動攤販,唯擴建計畫於日後並未實行。
1978.02|衰微期|環南市場開幕,逐漸侵蝕新富市場客源。
1986|衰微期|新富市場外側東三水街私設攤商經臺北市政府准許,合法成立「東三水街攤販集中場」,更直接衝擊新富市場營運。
1983|衰微期|豐原高中大禮堂倒塌事件(1983.08.24)發生後,市場管理處緊急對全市62座公有市場展開結構安全檢查,新富市場被列為建物結構亟待改善之列,引發重建或整建的討論。
1988.08|衰微期|市場管理處於新富市場成立北市首座農產品直銷中心。
1990s|衰微期|超級市場發展逐漸成熟、社會結構改變,帶動傳統市場全面式微。
2005.03.24|價值轉換|文化局召集委員至新富市場進行文化資產會勘。
2006.07.05|價值轉換|新富市場正式公告為市定古蹟。
2008.09.05|價值轉換|於新富市場、東三水市場取景拍攝之台灣電影《囧男孩》上映。
2009.05|價值轉換|新富市場旁老榕樹西側枯枝斷裂、砸毀民宅屋頂。
2009.05.13|價值轉換|文化局解除新富市場旁老榕樹之老樹列管。
2009.11|價值轉換|中國科技大學受市場管理處之委託,完成市定古蹟新富市場整修與再利用規劃。
2010.03.19|價值轉換|新富市場長期閒置引發媒體關注。
2012.02.05 - 05.05|價值轉換|新富市場基地內攤商陸續遷出。
2012.10.24 - 2013.11.15|價值轉換|新富市場修復與空間再利用工程。
2013 - 2014.06|價值轉換|臺北市社區規劃師種子學員以「市場‧試場」為題,辦理市定古蹟新富市場活化系列活動。
2014.05|空間活化|臺北市市場處公告招標市定古蹟新富市場空間經營團隊,由忠泰建設公司得標取得9年營運權。
2015.05.01 - 06.14|空間活化|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新富八十好歲食——老市場的記憶與新生」系列展演。
2015.06 - 2016.11|空間活化|新富市場古蹟再利用增建裝修工程。
2016.12.27|空間活化|「新富町文化市場」開放試營運。
2017.03|空間活化|「新富町文化市場」正式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