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堆疊成空間:木質家具清潔/張銘宏

木製器物,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件,如家具、工具、器皿或收納等,但隨著時代工業發展,或是成本考量,由木質逐漸演變由金屬或塑料製作而成,越來越少以實木製作的器物。即使如此,木質仍是許多人喜好的材質,甚至一代傳一代,成了家族重要的物件。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史博)蒐藏了不少家具類藏品,從這些藏品外觀上不難發現,有許多因為長久使用所遺留下的痕跡,大多是因為不起眼的習慣,造成了損傷,如冰水杯沒有隔墊使得保護漆霧白 (如圖1);膠帶(感壓式膠帶)直接黏貼表面沒有及時移除,老化使得保護漆脫落 (如圖2);不當的搬運或使用造成刮痕等等,這些狀況不僅影響美觀,也可能加深物件日後損傷程度,甚至讓人丟棄。

良好的使用與維護習慣,都是讓身邊重要物件可以長久保存的不二法門,話雖如此,意外總是來的讓人措手不及,除了知道如何避免之外,當碰到髒污或損傷若處置得宜,也是亡羊補牢。

臺史博這次在忠泰基金會的號召下,來到了新富町文化市場舉辦「我家也有博物館—記憶堆疊成空間:木質家具清潔」工作坊,與大家分享如何移除家中木質家具中最常見的筆跡、水痕與殘膠。一開始從木質家具的種類、製程細說起,清楚的了解木質器物或家具基本的結構,接著,以案例圖片解析眾多痕跡的成因,最後才進入到本次的課題—清潔。

清潔,是一個容易改變原有物件外貌,無法倒帶、不可逆的步驟。我們會移除文物上面的髒污或是灰塵等等,這是因為我們知道這些不該出現在文物上,但如果是因為時間所造成的劣化,或是因人為使用殘留的損傷,是不是也該全數移除?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事情。

在博物館的修復觀念中,我們都會希望修舊如舊,以最少介入和最少干預處理為原則,是因為文物或是物件隨著人為使用或是自然老化有了變化,與最開始的樣貌已經大不相同,假使我們過度地修復,而使得物件復原到最初的狀態,反而失去文物本身的歷史價值,我們希望將這樣的想法推廣到參與活動的每一個人心中,如同新富市場,在歲月的使用下,不但沒有被拆除,在適當的修復後,再以另一種身份讓後人學習文化資產的保存。

這一次我們準備了簡易的模擬物件,模擬原子筆痕、奇異筆痕、白膠、油漆、泡棉膠…等常見的家中污痕 (如圖3),讓現場民眾體驗以物理性與化學性移除髒污。對付各種膠帶的最好幫手,其實就是我們每日觸手可及之物—「吹風機」!透過熱風軟化,再利用鑷子輕輕拔起,這種物理性的除膠法只要操作得當,甚至不會破壞表面的保護塗料;利用化學溶劑進行清潔,比起物理性複雜些,主要的原則是可以移除髒污外,而且不能損傷到原有物件表面,看似簡單的原則,操作起卻得小心翼翼。面對奇異筆或原子筆等等不同的筆漬,我們可以先行查看一下標籤上的內容與成分,從成分推敲出這些奇異筆的溶劑成分,購買相同的溶劑就可以移除;若是沒有明確標示,就得選擇不同的溶劑測試,如水、酒精、甲苯或松香水等等,看看溶劑對於污漬有沒有反應,但無論是哪一種溶劑,都應確認不會傷害到物件本身才可以使用。

圖3:模擬各種污漬樣板

在操作的過程中,許多朋友都會問我「這樣夠乾淨嗎?」、「清完好像還有一點點痕跡」等等的疑惑,究竟我們要清得多乾淨,是每一個人在清潔時要先問問自己的,這是一個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一樣的奇異筆被畫在不同表面的物件上,使用相同的清潔方式,也有可能得到不同的結果,當表面沒有完整的保護漆,越不容易完全清除,假使我們為了要很乾淨不斷清潔磨損表面,反而會損壞到文物。我們何不思考,若是殘留在文物上的痕跡並不會持續對文物造成破壞,或許我們可以把它視為時代的刻痕,透過這些不完美去說出更多動人故事或是研究人們的生活軌跡,而這是不是也反映了保存文物的價值為何呢?物品年代的新與舊將不再是判斷價值的唯一指標,透過這些痕跡闡述的歷史才是更難能可貴的。

簡短的清潔工作坊,目的是提供清潔的概念與方法讓大家練習體驗,之後在面對自己手上的寶物時,能夠安全不慌張地判斷或處理,因為不同的文物有不同的狀況要考量,無法一體適用在全部的文物上。至於清潔溶劑與材料,相較市售的溶劑,修復師依然會選擇有完整安全資料的材料,都是為了減少未知的添加物造成文物的二次傷害。我們希望這樣的分享,讓大家能夠體會保存修復的不容易,能更愛惜手上的一切重要事物。如果您的物品真的很重要,或是沒有把握自行處理,建議邀請合適的修復人員幫您實地的評估,讓文物能得到妥善的照護。

(作者為新富町文化市場學校「我家也有博物館」居家文物保存教育體驗營─記憶堆疊成空間:木質家具清潔篇 之授課講師)

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典藏組 張銘宏
圖/張銘宏、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