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裏城市-打開傳統市場的大門

見證宜蘭順風年代的大市場


1912年日本時代宜蘭市場的樣貌(圖片來源/國立台灣圖書館) 

位於宜蘭市中心的北館市場,早年宜蘭人稱為「大市場」。除了市區居民外,礁溪與山線的員山、海線的壯圍等周邊鄉鎮民眾也會來此販售、採買,尤其是逢年過節人潮更是絡繹不絕。公設宜蘭市場起源最早可追溯1899年「城隍廟」前的搭棚與露天市場,1912年日本政府為了環境衛生管理,新建宜蘭街公設食料品小賣市場。當時,磚造建築本體為「工字型」,分北棟、中央棟和南棟,分別銷售魚貨、獸肉以及蔬果;1939年因宜蘭街爭取升格為宜蘭市,拓寬市區道路而將「工字型」市場建築中央棟拆除,留下北棟和南棟市場建物,並在北棟旁的空地蓋了「回字型」宜蘭新市場,販售品項也較多元化;到了1979年原日本時代舊南棟改建為現今的南館市場大樓,而原日本時代舊北棟和回字型宜蘭市場,就是今日大家所熟知的宜蘭市北館公有市場,有攤台與攤舖、店鋪共有229個單位,生鮮、熟食、生活用品應有盡有,是老宜蘭人重要的民生採買中心。


MARU圳魚號宜蘭北館市場普度(圖|游基倉提供)

傳統市場和廟會、傳統節慶有著緊密連結,在宜蘭北館市場也是如此。攤商的營收除了市民日常採買,更大的收入來自每年舉行二次的宜蘭大拜拜(農曆二月初八城隍爺生日、農曆二月二十八東嶽大帝生日)、中元普度以及周邊鄉鎮的廟會、婚喪喜慶辦桌食材。其中,市場攤商在農曆六月底夜晚舉行「放水燈」,與隔天農曆七月初一「市場普」最為熱鬧,各攤商總是用心準備普度祭品、傳統民俗表演等各項普度活動,盛大的排場吸引市民與周邊鄉鎮居民專程來看熱鬧,普度結束會接連幾天宴請親朋好友。

宜蘭的神明會也特別多,自日本時代開始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神明會組織,每年固定舉辦多次「吃會」,彼此交流;宜蘭市魚商神明會「金源興號」供奉城隍爺,每年魚商會輪流擲筊,聖杯最多者可當爐主請城隍爺回家供奉游老師家族也分別在父母結婚和新居落成的當年成為爐主,對於游家來說是莫大的榮耀。

MARU圳魚號 207、208攤


北館市場MARU圳魚攤位(圖|游基倉提供)

游老師祖父游阿圳先生,日本時代就在宜蘭市場賣魚,並以MARU圳(漢語丸圳)為魚商號。台灣光復後,宜蘭市場更名為宜蘭北館市場,1965年游阿圳先生去世後MARU圳魚商號與魚攤,由老師的父親(以下簡稱游父)和伯父經營。魚攤原本只販售熟魚與淡水魚蝦,魚貨來自員山大湖和壯圍海濱,在1960年代經濟環境改善後,游家魚攤開始買進單價較高的海魚。一開始委託魚貨批發商由台北魚市和基隆、南方澳漁港進貨,爾後因宜蘭人開始聘請「總鋪師」在自家或餐廳宴客辦桌,有高級魚貨的需求,因此游父每天下午搭乘火車、巴士到頭城大溪漁港向龜山島籍漁民採賣現流漁貨,運回北館市場銷售。

游老師在走訪父親採買海產路線過程中,深深感受到宜蘭人濃厚的人情味。過往雪隧、濱海公路尚未開通前,宜蘭不像現在每日會湧入大量的觀光客,簡單的常民山海生活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輕鬆建立。不論是大溪漁港的龜山島漁民為游父在頭城漁會作擔保或是父親對漁船主的信任,都能從中感受到屬於地方的溫暖。

游父與伯父退休後將攤位傳承給游老師的堂哥經營,2013年堂哥過世後便由游老師持續承租207、208攤位留作紀念,期間魚攤曾提供在地青農實驗操作(O2O)線上線下模式,最後在2019年停止承租,並出版《順風年代:宜蘭北館市場及原MARU圳魚號家族》,以書寫方式紀錄過往市場攤商與家族在已沒落的北館市場打拼的生命故事。

「現代化」的士林夜市

興建於1911年的士林市場,過去只有早市功能,爾後因地理位置離市中心較遠,不易被取締,因此慢慢發展出批發市場(90年代後期消失)和夜市,成為一座24小時營運的市場。然而,夜市相對早市來說較非正式、玩樂性質較高,攤販大多無需繳稅,因此被稱為「地下經濟」。

蓬勃發展的士林夜市原本的小吃區在90年代市政府介入改造後,最終在2012年蛻變為現在大家所熟知的「現代化」市場樣貌。市場一樓為早市生鮮食材、夜市使用,地下一樓為美食區,同時也規劃地下停車場供消費者使用;然而,改造過的士林夜市卻失去原本小吃區的特色,攤商銷售相似的品項,如同從夜市變成商場,少了夜市原有的親切感。除此之外,當時協助余老師的研究助理也發現,開幕前期每天晚上都有一台消防車停在基河路上;試想整晚大火烹煮的店面全部聚集在不通風、隱蔽性高的地下室,雖有四個逃生出口,仍讓人有安全上的疑慮,擁擠、密閉的空間也改變了夜市的氛圍。

此外,夜市一樓兩側保留1911年所建的兩棟市場長、短棟古蹟,一棟作為傳統早市使用,一棟作為商品販售使用。然而,商品販售側整修後看不到古蹟建築的痕跡,中間頂棚夜市區動線也不吸引造訪者駐足瀏覽商品;反觀大東路、大南路上的街邊攤販維持開放街區經營,人潮依舊,展現夜市自由、趣味的氛圍。

余老師在研究的過程中也發現,馬路中間的臨時攤販在夜市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些攤販雖在路中間擺攤,卻是留住人潮的重要關鍵。在夜市走動時,人們習慣沒有目的地慢慢走逛、看看有什麼新奇的事物,時而走在中間馬路(大東路)上,時而走進兩旁的店家,若沒了中間攤商,就和一般街道沒有差異,夜市的熱鬧、擁擠、叫賣聲缺一不可;從士林夜市的案例來看,現代化、紳士化不見得的是夜市發展的必要走向。

傳統市場所面臨的挑戰

余老師也特別以中地理論來說明市場在時代變遷中的挑戰。所謂的中地理論是指,市場攤販及消費者在理性考慮下會以最低交通成本到最近的市場交易,因而在平原上形成以六角形為基礎的分佈。過去農業社會交通不便利,人與人之間交流密集,市場扮演著重要的社會功能,同鄉會、茶館、廟宇前都是解決紛爭之處,人們也會在離家近的市場消費,批發商則會到小村落蒐集貨物並運送至大市場販售。現代方便的交通則引發市場結構的改變,人們可以直接到大市場進行採買,隨處可見的超市、超商、量販店的出現也影響傳統市場生意,更不用說近年發展出的電商、外送平台等懶人經濟,讓傳統市場飽受威脅。

市場也能很文青

美國的農夫市集,除了保有市場與人們互動的特性,同時在一旁草地舉辦音樂會,回歸市場招集人群、交流休憩的本質。而歐洲的市場不僅提供多樣的生鮮食材、熟食、酒類等,也打造舒適整潔的消費環境,讓上市場變成像參加嘉年華會一般既有趣味又不失風格,讓人願意長時間待在市場。現代化不該只是一昧的將其商場化,如何保有傳統市場原有的人際交流、熱鬧趣味的氛圍,並同時符合現代人的需求才是最重要的。

演講者|游基倉(作家)、余舜德(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研究員)依講座當日順序排列
主持人|李明璁 (社會學家、作家)

文|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