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富市場建築的保育,我們希望能在該建築的設計精神及建構的物性中,了解他在現在的時間狀況中存在的必要條件。
首先,以設計的精神來談。1935年就以形隨機能設計的新富市場,在馬蹄型的空間中提供了一如在公共廣場旁的拱廊巿集,中間的中庭(圖1)及在三米高度的雙窗提供了市場的通風採光。以雙攤位的尺寸及適宜的走道大小,加上從剖面上考慮市場的衞生環境需要,與強調通性的傳統建築非常不同(圖2)。把廣場市集轉化成一實體空間的新富市場建築,建構了一特別為市場活動機能設計的空間。在材料上,簡單的洗石子外牆的水平裝飾線與旁邊傳統的日式木造宿舍(圖3)的對比非常強烈。木造屋的空間也與市場完全不同。一強調生活的自然有機,一注意市場效率。牆及木窗只是應機能而產生的位置及尺寸,所以在材料上必須在維護及保養上有所反應。除了在三個入口的門口意象的強調,新富的材料特性是工業化的,同時在細節上使用洗石子強調他之為公共場所的可親性。
可惜在90年代寄生在這市場上及連外巷道的違建攤販合法化後,新富市場反而在層層包圍下反主為客地變成城市的荒屋。
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在承租這處古蹟後,希望以新富市場為基地,做為市場文化新舊世代交替的中心。
第一個設計方案是由長谷川豪提出,他在現有建築的上方加建一薄膜帳篷(圖4)。可惜在台灣,薄膜面對周邊的違建在颱風的狀況下會有被零散的物件穿刺的疑慮。因此,忠泰基金會在基於安全的考量上,希望我們可以提出一個在氣候條件下比較可以執行的方案。
基本上,在十年的使用期限內,設計必須要反應使用時間的暫時性、使用對象(co-share)的不確定性、使用機能在公共與私密上分區的相容可能,及回應古蹟保存的需求,不能破壞或更改原建築的條件下,如何處理新的機能設備或管線的問題。
設計分成兩個部分——原建築內的共享辦公空間及增建的公共厠所。
在量體上,設計尊重第一設計案的半月型,但是在原建物及新增量體中保留一如半開放市場的走道空間,可通風採光的輕屋頂下(圖5),提供一新舊對照的中介空間。新公廁的存在時間,相對於舊建築內的暫時機能,反而是比較長久的,所以選擇了和洗石子顏色相近的清水混凝土,以比較相容的方式並存。清水混凝土的建築也比較可以表達半月量體直切的形式。(圖6)
通往二樓的動線在此半月量體中挖出的一個橢圓空間中,輕巧地的置入一座薄鋼梯,掛在細條切木模板澆灌的混凝土面上。(圖7)
舊建築物中的功能包括了共享辦公空間、基金會辦公室、教學廚房、演講室、展覽館、會議室及咖啡廳。
面對此空間暫時性及不確定性的命運,在歷史的痕跡下,介入新舊交替的空間的介面必須是即時的。在即時的現象中,希望能反映當代狀況的即時性來襯托原建築的歷史性,因為這歷史性的存在不是視覺的,因為此建築本身沒有承載明示的文化象徵,所以,他的歷史性是必須經由感知及功能性的辯證才能了解。
因此,我們在材料上,採用一般用於木作背材的花旗松夾板,組構兩道厚一米二的厚牆(圖8)。厚牆本身是所有必要的機械設備管道、儲存、垂直動線與放映室的容器。厚牆的面材是半透明的塑楞板,直接以膠合方式架在如市場攤格的木架中。半透明的厚牆界定了公與私的分區,同時提供了透明的厚度,亦反應傳統及使用的厚度(圖9)。這個厚度因使用的區別是界定也是空間,他界定了原建築中中庭的特殊,使原有的虛體經驗轉化成實體的感知,強調了原有建築歷史性。同時,這兩道厚牆也重新劃出展示迴廊,導向新舊市場活動連續的必要性,希望帶著暫時性的感知,啟蒙一發現的好奇,將新舊建築帶向一個對話的邊界,重新了解此歷史建築在這個時間的時代責任。
(原文刊登於《台灣建築》2017.4月號)
文/新富町文化市場再利用工程建築師 林友寒
攝影/汪德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