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世紀前,於新富市場周圍落戶的人家們,在俗稱「半樓仔」的小閣樓裡照料著飲食起居;現今新富町文化市場裡頭的半樓仔,承接的不再是生活上的柴米油鹽,物換星移後的再次重現,已轉為醞釀與創造的地方,從居家隔間變成了「小間工作室」。小間工作室裡四組團隊各自關注的議題多元,大至社會、經濟、生態,小至家常、心靈與生活,回應的方式也因擅長或所選而不同。即便進駐空間如同其名「小間」般,不大,但其中蘊藏的能量絕對是不安於一方斗室的。
與人交陪的團隊
新富町文化市場北依萬華東三水街熱鬧的傳統市場,南傍城西區的主要幹道和平西路,然實際走訪時,須於不起眼的巷弄及時轉彎,才會柳暗花明地現身。雖說此處的庶民氣息早在走街穿巷間被收攏成小弄般的細線,但循線向外,很快就得以撞見艋舺的生猛。進駐小間,利於蹲點燒腦、操演技藝,專注於聚攏能量;也因駐點場域與常民生活僅隔一步之遙,善於跨域交流、創造連結。
從產地到餐桌築見永續
「『築見』的概念,是與各企業、各技術領域的人合作。」岩生築見負責人江宥寬與石博文以團隊命名開頭,談起目前團隊操作得最成熟的案例──武界計畫,計畫串聯起南投偏山的微型養雞產區與經銷企業,直接接軌了供應商與通路。作為中間人的身分,就像宥寬說的:「我們的角色很像人力仲介,必須去判斷哪些企業可以合作、怎麼合作才能建構起產業未來的發展性。」然而不只是成為橋梁,在接洽企業之前,得先扶植經濟弱勢團體。「在面對不同對象的生活狀況、不同社區的背景時,有不同的切入及配合方式。最重要的,當蹲點不再繼續、抽離了陪伴後,他們也要能夠自行持續運作。」既要保留組織原有的特性,結合時又發展其他可能,如此這般必須對嫁接的種種眉角瞭若指掌,因為面對的總是「人」,影響改變一個人的行為總是難的。
藝術是映照本末的鏡子
而致力於以藝術重新嫁接生態與人,本末工作室的吳虹霏也在摸索其中的方法。她說:「一直都在想,藝術如何作為改變社會的催化劑,自己除了扮演訊息傳遞的角色,讓大家透過書本、展覽得到知識外,還能有什麼改變?『本末島誌研究社』即是接續《本末:永續島嶼,創意靈光》這本書,開啟更多方的討論,另外還加進自然體驗工作坊。進入環境裡是最直接的體驗,當身體進到場域中,實際的感受是很不一樣的。知識加進體驗,會產生更多的情感,而與土地有了連結之後,才更容易引發改變與行動。」藝術作為一種方式,在本末倒置的世界裡尋找本質,所以虹霏帶著大家走出城市,在踏查間觀照身體感,忠於自己初衷的生活,就自然而然懂得關心照顧環境了。
承接生命蛻變的騎士
出走,是暫時離開現況、觸碰未知,也是不要被自己的刻板印象困住了。「一無所有的人就沒有社會價值嗎?」學生的提問讓夢想騎士創辦人賴雷娜開始了0元旅行,後來成為與夥伴楊仁銘在寒暑假固定帶團的出走課程。「出走課程在中午出發換餐、移動時必須搭便車,晚上一定要住在陌生人家中。參加課程的多是處境脆弱的青少年,有些人就很崩潰,因為自己跟別人的距離本來就很遙遠,但是課程中除了跟外面、團體裡的人對話,還得不停地跟自己對話。」出走課程的核心是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思考信任關係,在了解別人的同時,也認識自己。雷娜又說:「每個學生的狀態跟對課程的理解都不一樣,但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或許在認知到不同的個體有著不同的選擇時,才能真正放下成見,夢想騎士就是陪伴、也帶著孩子們看見自己的想像、面對衝突,調整逐夢時的步伐。
給太平生活的備忘錄
一如想像一個家的英文名字“Memos for my next home”,陳冠蓉備忘下重要的小事,遙想過去直至未來。從記錄自己的經驗開始,以平面圖的方式再現生活於台北、台中、倫敦時的房間樣貌,藉此回想過去已然忘卻的事情。後來在爬梳計畫脈絡時,也開啟了與他者的對話──關於居住樣貌、搬家的經驗、如何想像自己未來的家,與過去曾經住過的地方等。「大家各自分享居住過程中很務實的小撇步,這些對我來說都是很細微的、幫助生活方便的事情,但也因此很容易就著這些小事,開始聊起其他生活上發生的事。」在想像未來或過去的過程中,這些枝微末節的瑣事與物件,變成定位不同時段的狀態與位置的座標軸,想像可能不盡真實,卻能如實映照出每個人理解及看待事物的方式。
在萬華接地氣
半樓仔裡存積著十八般武藝、蹲踞著習藝之人,然而也是熱點般的駐點團隊,其動能如何能夠穿牆播及方圓,開啟人的漫遊呢?
「萬華就像人的大熔爐,場域的氣氛、特質也不那麼均一化,所以讓人感覺很有活力。對我們來說,不管在抽象的概念,還是實質的聚合上,都很有幫助。」岩生築見的宥寬這麼說道,而夢想騎士的仁銘接著說:「出走課程從東三水街市場開始,我們跟附近很多店家都換過餐,也讓孩子跟市場裡的人互動。孩子們發現這邊有各式各樣的人在生活著,對於不能夠理解的人常會產生刻板印象,但隨著與在地文化的連結,有更多的機會了解他人,再把焦點放回自己身上時,就容易撕去標籤,也才有辦法長出自己的力量。」萬華的場域特色與夢想騎士正在做的事情,是有這份重疊的意義在的。
說到與市場互動,岩生築見的博文說,良好的互動平台是傳統市場存在的意義,這是觀察東三水街市場型態所察覺的。因為交易最後在追求的是信任,買方對產品、對賣方的信任,傳統市場之於社區也是建立在信任上的。「與消費者接軌是我們的最後一哩路。傳統市場有客製化的溝通,透過面對面接觸,得到更多體驗,消費者因此更能認識食物的原貌、型態及來源,購買的決定性因素就不再只是方便快速與價格。」所以岩生築見進一步促成了「從市場玩到餐桌」活動的誕生,將體驗的機制帶入教學,不只是到市場買雞,還要在餐桌學堂學煮雞。如何吃、如何揀選食材,牽引出的同時也是友善環境、永續資源的覺醒。
原本對「吃」不甚在意的本末工作室的虹霏,剛進駐時只是個市場晃遊者,後來食物漸漸成為活動策畫的一部分,她說:「食物是把生態概念落實回到生活裡的一個管道,也是很好開啟對話的媒介,透過食物作為討論的起點,更能去拉近彼此的距離。」食物作為破冰的方法鮮少失策,因為只要是人,都對吃有興趣。想像一個家的冠蓉說,在倫敦時觀察到料理在不同地域所呈現的落差:倫敦的台菜不好吃、香港料理不夠令人驚豔;台灣的越南菜像路邊小吃,但是在倫敦卻莫名地有時尚感。食物在不同城市、地方的面貌,也是異鄉人在外地生活鑽研出的生存之道。「越式美味鄰里學」便是冠蓉因好奇萬華的新住民如何融入台北,而邀請在台定居十年的越南媽媽來新富市場召喚口味胎記,還有或許曲折的越洋記憶。
小間工作室開門與眾人交會,團隊即是牽線的人,撚線找尋,我們可以在時間之流裡回到傳統、去老舊的社區感受包容、於常民跟前體驗生活,甚至,用顯微之眼挖掘根本的需要。除此之外,小間工作室還能是什麼呢?當空間與世代持續嬗替,那些曾觸發的變化──就算是振翅造成的再微小的空氣流動──小間工作室就將成為什麼。
文/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吳亭筠
圖/由小間工作室各團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