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是最深的牽絆
圖左建國市場民國61/7/15開幕, 圖右建國市場的攤商住戶,來自綠川吊腳樓
圖|余如季
台中市公有零售建國市場(以下簡稱建國市場)建於民國61年,當時市政府為了整頓市容,欲安置綠川旁的吊腳樓住戶和第一公有市場旁的臨時攤販,於是規劃出住商混合的建國市場,一二樓為市場攤商、三四樓為住家,而地下一樓則是停車場,共有700多攤(若加上周圍衍生的攤商共2000多攤)、180戶住宅。
建國市場最特別之處莫過於攤商和住家緊密聯繫著,大家是同事也是鄰居,家家戶戶大門敞開,鄰里之間互相照應,就像是一個大家族一般,一樓販售生鮮蔬果、肉品魚貨、肉鋪、南北貨,二樓有雜貨店、布店、理髮院、美容院等,你所想到的生活機能都能在這裡被滿足。
秀珠姐全家在民國62年、她國小三年級時搬進建國市場四樓,民國105年因為市場面臨拆遷,秀珠姐不斷收集資料、創立了臉書社團「看見建國市場」,同時籌備「買菜幫」傳統市場導覽活動,過程中訪談了許多攤商,挖掘他們的生命故事,也進而拍攝影片「叫太陽起床的人」紀錄舊建國市場最後身影。
傳承市場美好價值
圖左 攤商林漢財夫妻,認同自己是建國人 圖右永利行傳承,第二代接手經營
圖|詹秀珠
在建國市場拆遷的前夕,秀珠姐也舉辦許多和舊市場告別的活動,像是邀請老闆娘罷工10分鐘在市場圓環內快閃唱兩首歌、市場快拆遷完的感恩告別會,也和黃子倫老師等人共同編寫《臺中老市場的印記:建國市場的過去與現在》,讓舊市場的身影更深刻地留在人們的心中。
搬遷到新址後,市場攤商變得比過往團結,從前冷清的自治會長選舉成了熱門話題,同時活動也較過往多,許多年輕人願意接手攤商生意。秀珠姐持續經營「看見建國市場」紀錄市場生活,也帶一批批的「買菜幫」認識新建國市場,為延續市場的精神盡一份心力。
都市規劃下被犧牲的市場空間
圖| 當日講座QA時間(由左至右:李明璁、詹秀珠、黃淑楣)
傳統市場是現代化城市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角色之一,1918年日本發生米騷動事件,讓日本政府了解穩定食品物價的重要性,同時擁有良好的衛生環境被視為進步城市的象徵,當時台灣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有越來越多的公設市場誕生。
然而隨著時代演進,當都市規劃面臨到城市發展和都市景觀問題時,市場經營往往被放到較後方的排序考量,而成為被拆除、遷建的對象。以台中建國市場為例, 2015年市府決定拆遷建國市場,將市場原址規劃為車站專用區、周圍規劃為商業區,並打算將市場搬遷到較遠的區域,最後在攤商的極力爭取之下搬到距離原址1.5公里遠的建成路上。但除了搬遷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的方式?從都市規劃者的鳥瞰角度思考,真的有辦法照顧到實際在市場生活的人們嗎?
你的市場不是我的市場
圖左 新建國市場沒有廟宇空間,只能讓神明「暫住」在攤位裡
圖右 市場成功爭取空間,起建廟宇
對攤商而言,忙碌的市場生活已經讓他們毫無閒暇時間,原本期待搬遷到新址後能有更好的環境,但卻面臨許多需要和市府協調的問題,從中可以發現規劃者和使用者對於新市場想像的落差。像是有32個一坪多大小的攤位裡有樑柱,因而壓縮了原先就狹小的作業空間、廠商立意良善設計的層架卻無法承受攤販機具的重量等,而其中對於市場人相當重要的信仰也被忽視了。
在舊建國市場裡,市場攤商們凝聚了共同的信仰,因此一起承租了一個閒置攤位祭祀神明,然而新建的建國市場卻未將此納入考量,沒有規劃信仰的空間。經由多次討論後,市場自救會發現在外廊道上有原先設計給垃圾處理的空間,但因垃圾不落地政策因此無需使用,於是極力爭取並籌措經費,最後得以在建國市場角落延續信仰精神,為土地公找到安身之處。
搬遷之外的方法 案例分享:西雅圖派克市場
除了拆遷,傳統市場空間其實還有其他選擇。美國西雅圖的派克市場(Pike Place Market)發展的脈絡和世界各地的市場相同,鄰近港口、市中心,因此慢慢發展成熱鬧的市場。
到了60年代,當時市政府認為城市人口不斷增加,需要更優質的住宅環境,再加上美國在二戰後便出現超市的消費形態,派克市場面臨都更問題,政府希望將市場改為河岸住宅,然而卻引起當地居民、學生們的抗議,認為市場擁有當地歷史人文價值、飲食教育的意義。
在抗爭過後,市場留下,政府轉換角度思考如何轉型,不是只讓市場原封不動,更重要的是讓市場的經營可以兼容當代人需求的服務、對應新的城市社會需求,於是派克市場出現食物銀行、老人中心、幼托服務和診所等等,以市場為中心,重新整合地方社區;對照台中建國市場的例子,政府以車站為中心、「大台中」的概念思考都市計畫,因此需要拆遷原本的市場,但如果能換角度思考,找到對接的方式,相信老市場也能有新生命。
演講者|詹秀珠(看見建國市場 臉書創辦人)、黃舒楣(台灣大學城鄉所 助理教授)依當日演講順序排列
主持人|李明璁(社會學家、作家)
文 |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