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側記|市場歲月──時間與城市的寓言/忠泰基金會

2018/08/13

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從2014年開始營運新富町文化市場。這座位於萬華的古蹟在整修後成為一個完全淨空的空間,​讓基金會有機會在非官方論述的架構下,重新還原裡面的故事與記憶,同時試想過去在這裡生活的人是怎麼想像這個區域。新富市場落成後不久即進入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運作也隨之停頓;戰後,軍人、中南部的居民,與中國撤退至台的移民,大量湧入萬華這個商業人口聚集、已然發展三百年的區域裡,新富市場的經營開始步入全盛時期。市場興衰反映著萬華的改變,市場人的生命史則對應到地方世代的變遷。走訪萬華與蒐集市場記憶的過程中,扣合在庶民生活上動人的時代切面逐漸顯影。古蹟再利用往往在回顧過去,但在新富市場這個案例上,則希望這也是個原點,因為,歷史空間可以是不停流動的,《市場歲月: 新富町庶民生活的軌跡》就是去記錄下這些流變。此次邀請本書的採訪攝影──邱垂龍,擔任講座領路人,帶大家進入萬華,也分享拍攝採訪過程裡的想法。

邱垂龍(以下簡稱龍):我在2006年拍攝了一系列《永和市場》的群像,永和市場是桃園最老的市場,曾面臨拆遷的問題,但現在仍保留著。我在拍攝永和市場時,把攤舖當作攝影棚,讓攤商站在攤位上被記錄。這在當時是一個嘗試,因為攤位就像是區域的縮影;反之,區域的特色也同樣會被濃縮、反映在攤位狹小的尺度中。對我而言,被市場感召是持續不斷、逃不掉的事情,2015-2016年加入新富市場的計畫就像是一種延續,因為發現自己不管在拍攝什麼題材,都仍在同樣的思路上鑽研。人與環境是共生的,不管做什麼行當,都會長出自己的空間,環境中被容許存在的空間也會長回自己身上,最終自己的樣子將會和整個空間變得很契合,這是市場帶給我的知識。我是寫劇本的人,也從事電影相關工作,這讓我決定在《市場歲月》裡,一面用影像探討人與空間的關係,一面以文字介紹主角們的故事。​

不管如何處理建築,動機都是人的心態使然,基金會在保存新富市場的同時,也持續地研究她,這是我很讚許的。也因此讓我在新翻修的市場看到物件時,都會去想背後保存的原因。

忠泰基金會 梁雅婷(以下簡稱基):2015-2016年間垂龍加入時,基金​會已經確定經營新富市場,且未來九年的古蹟活化藍圖​也將展開。新富市場於1935年動工興建,同年正式開業。這座在日治時​​期後​期興建的市場,建築語彙相當簡練,外型是非常新穎的流線馬蹄形。2012年左右為古蹟評估及修復時期,忠泰基金會在確定經營活化計畫後,面對被騰空出來的市場,針對空間修復與未來再利用,如何保護舊空間的介面,同時加入機能,讓我們花了點力氣在思考空間的設計。其中透過展示的方式被保留在空間裡,帶有火燒痕跡的大木門,是市場處做古蹟修復時特別幫我們留下來的,但沒有人知道木門為何會有火燒的痕跡,因為進來時沒有一本正確的史書告訴我們發生過什麼事,只能到周邊找和市場相關的人一個個去問。當然得到很多假說:電線走火、小偷偷竊不成洩憤、油鍋起火造成的火災……不同人的口中有著不同的故事。

龍:我們也是在採訪跟拍的過程中,從地方耆老口中得知三水街的由來是三條水溝的意思。新富市場旁邊的東三水街,以前和西三水街共同稱作三水街市場,只是西三水街市場現已拆除,變成艋舺公園。進到東三水街市場,地板水溝蓋下方,那是其中的一條水,另外兩條水就在現在市場內左右兩邊攤商的攤鋪位置上。這是東三水街自治會會長告訴我的,也帶著我實際走訪過。

基:垂龍提到的東三水街市場,是日本人蓋好新富市場時,原本​在市場內只設定了三十五個攤位,但是有人潮就有錢潮,愈來愈多的流動攤販聚集在新富市場門外想要做生意,又是集中在靠東邊的三水街上,所以被稱作「東三水街市場」。實際走訪可看到牌坊,上面並列著兩個市場的名字,一個是日本人蓋的公有市場──新富市場,以及後來就地合法化後的攤販集中場──東三水街市場。

龍:東三水街市場裡各憑本事留下的攤商,有很多移居來台北做生​意,後來就落地生根的人,阿城媽媽是其中之一。她的先生是宜蘭大溪漁港人,原本也是臨時攤商。他們每天搭台鐵的頭班車,扛著魚、挑著扁擔進到市場裡佔位置,被趕來趕去一段時間後,終於有被固定攤商收留的機會,才漸漸有資金去租攤位、換攤位。這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則,尤其萬華是很有歷史的區域,故事更多。​

基:在《市場歲月》裡,我們所採訪的十二位攤商中,有些之前在新富市場內做生意,很多現在已經沒有繼續經營了;目前仍在運作的攤位則在東三水街市場。從過去到現在,兩個市場之間的張力存在了八十幾年,因為市場角色不同,所受的公有資源也就不同,所以彼此會有──我才是這邊的合理攤商──劍拔弩張的狀態。但是在傳統市場逐漸式微的時代,他們也嗅到必須要團結,才能面對情勢轉換的問題。

龍:事實上幾乎落腳在附近的每個人,都曾在這邊做過生意。例如呂娥阿嬤,她家就在巷子裡開過雜貨店;又像是李鴛鴦阿嬤,原本以為她只是市場裡的資深消費者,但是她也開過雜貨店。每個人都為了生意而來、離開或留下來;原本沒有在做生意的,也跑去做生意。這是扎扎實實的市場文化,市場就是做生意,同時你也消費,大家共存共榮。

而我們如何選擇與萬華、新富市場有關的人物及故事呢?歷史從哪條街開始,那裡就最具代表性,想到市場一定會想到老攤商、老顧客,從新富市場攤商或是東三水街市場的客人開始,或許就可以觸及空間、區域的歷史文化。他們的人生故事正代表萬華某個時間與空間的面向,也可以帶大家綜觀了解萬華的過去、現在,及新的轉變。另外,我們也挑選「廣義的萬華人」的故事進來,他們雖非萬華人,卻因研究、工作的關係而留在萬華,因而對萬華有不同的理解過程,例如古蹟維護的學者、社區規劃師、木作匠師。藉由這十五位主角不同的故事,從不同的介面了解萬華。

基:有機會還原過去真真實實流動過的現場,映照萬華在地歷史的切面,除了鄉愁的召喚外,也有機會看到不同的艋舺人,在生命中所參與過的新富市場與萬華,這是我們覺得很珍貴的。一個城市本身的價值在於我們對她認識多少,且我們選擇用什麼眼光去看待這座城市,這是《市場歲月》這本書給我們很重要的一課。希望故事們是個引子,能夠帶領大家實際走進城市,觸碰這些人,也參與這些故事所帶來的感動。​

文字整理/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吳亭筠​
攝影/邱垂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