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側記| 不老市場:舊市場裡的現代可能

走進地方,傳承老埕故事

圖左 鹽埕區老照片 (圖片來自高雄市政府新聞局)
圖右 叁捌地方生活工作室運用櫥窗展示功能,讓人們「逛鹽埕故事」

清代是一片鹽田的鹽埕區是高雄市最小的行政區(大小約莫松山機場的一半),因日治時期填海造陸成為商業區和交通樞紐,幾乎所有的生活娛樂仍都在鹽埕發生,直至戰後,隨著美軍駐防台灣,大量士兵移入,也讓鹽埕的商業始終保持活絡,當時美軍艦隊與服務他們的店家,都是傳統市場攤商們的大客戶。鹽埕繁華時期的稅收甚至高達高雄市的一半,而高雄著名的老字號店家大多在此發跡。

邱承漢外婆的「正美禮服」也開在鹽埕,是當時南台灣首屈一指的禮服名店,然而隨著時代演進逐漸沒落。他在2011年回到鹽埕,將外婆的禮服店翻修為「叁捌旅居」,經營旅店的同時,也在地方進行田野調查,進而發行《什貨生活》、《鹽埕微醺》、《鹽埕老派生活指南》等刊物,並舉辦「鹽埕行灶咖」的導覽旅行。雖然因為法規問題旅居在三年前停業,但團隊持續以「叁捌地方生活工作室」在鹽埕不同的空間進行各式實驗。

「叁捌秀場」是團隊走進傳統市場的契機,朋友在市場承租了兩年的店面,但因工作無法打理而請他幫忙運用空間。於是邱承漢在最低預算內稍作整理,只運用該店面的櫥窗作為展覽,介紹鹽埕老店家的職人技藝和生命故事。之後陸續在市場街道辦了不同活動,像是和印花樂共同舉辦市集、紀錄片試映會、國外音樂家的演奏和舞蹈演出,體認到原來透過空間介入社區可以產生許多可能,也成為團隊走進鹽埕第一公有市場的契機。

青銀共市,開創老埕未來 

圖左 「攤換計畫」意外吸引許多媽媽來交換家裡二手物 
圖右  青銀共市為青年創業提供新選項 也成為不同族群的交流平台
圖|叄捌地方工作室

從小在鹽埕長大的邱承漢發現小時候和外婆、媽媽一起去的鹽埕第一公有市場不像兒時那般熱鬧,回憶中溫暖的市場從數十個攤位到只剩十攤不到,於是在2017年承租了豬肉鋪旁的攤位,簡單佈置後命名為「叁捌菜攤仔」,執行實驗性的「攤換計畫」。從旅遊明信片、書籍到分手物交換,叁捌菜攤仔想回歸傳統市場「交換」的本質。原先以為來交換的人會以年輕族群為主,但意外地吸引了許多社區阿姨來交換家裡的二手物品,而這樣的方式也慢慢建立起與攤商之間的信任。

除了叁捌菜攤仔之外,團隊陸續嘗試傳統市場的不同可能,包含豬肉攤老舖的灌香腸體驗、早市導覽、音樂表演、市場文化講座、甚至和鼓山高中美術班在市場裡辦寫生插畫展等等,其中讓邱承漢最印象深刻的是舉辦市集活動,當時共租了30個空攤,活動也受到攤商及居民們的喜愛,像是攤商阿伯會到行動理髮廳理髮、豬肉攤的阿姨一口氣買了五包咖啡豆回家,都讓團隊看到攤商們不同的面貌,甚至在活動結束後問說「你們這種園遊會下個月還會辦嗎?」多樣的活動為傳統市場注入活力,也讓青年進到市場和攤商交流。

成功進入市場後,下一步便以「青銀共市」的理念邀請創業青年進駐鹽埕第一公有市場,一開始共承租7個攤位進行攤位改造,並設計市場品牌,不僅僅活化傳統市場,同時也滿足青年的創業需求。目前進駐的店家有熟食、有機蔬果、甜點、陶器等等。不同樣態、理念的青年進到老城區的市場,連帶影響周圍街廓出現許多青年店家,比起曇花一現的活動,這樣的方式似乎為老城區找到了永續發展的解答。
 

當市場做為文化資產

 圖| 當日講座QA時間(由左至右:李明璁、邱承漢、榮芳杰

市場的形成源始於人們聚集買賣,而後可能進入到舒適的室內空間擺攤,再因空間不足而擴張至周圍,市場的空間隨著人們的需求與時更迭,全球都有類似的演變情況。而在現代化的過程中,市場往往因為沒落、不夠美觀被拆除,然而人們應著重於保留常民生活的本質和集體記憶的價值,用「轉型」而非「拆除」的角度看待傳統市場。

隨者時代改變,傳統市場早已不只具備原本的功能,更多是如何延續市場生命、保存之後的永續經營管理問題。全台各地有許多日治時期的建築在戰後被拆除,新竹東門市場也一度要變身為住商混合大樓,之後由清大介入進行再造,雖為市場帶進人潮,但可惜的是來訪民眾多聚集在一樓,二、三樓還是和過往相去不遠。接下來榮芳杰老師為大家分享實際走訪國外傳統市場轉型的四個案例:

案例分享(一): Santa Caterina Market 西班牙巴賽隆納
建築師Enric Miralles在設計此市場時曾說過:「當我們討論改造時,討論新、舊本身就是一件錯誤的事情,應該要去想如何符合時代的需要。」在Caterina Market處處可以看見設計師如何保存歷史文化、常民記憶,同時運用建築連繫人們的情感。最初在動土建造時發現地底下竟有修道院遺址,經由文化部會鑑定後確認無文資身份,但設計師仍決定改變設計,讓部分遺址得以保留,同時留下對於居民有回憶的外牆;將傳統市場內部線性的設計改為島狀,讓店面有更多曝光的機會;市場裡不只有傳統店家也導入超市型態的店家進駐,同時更成為食農教育、文資教育的現場。

案例分享(二):Central Market中央市場二樓改造案 義大利佛羅倫斯
位於佛羅倫斯的中央市場(Central Market)興建完工於1874年,於2014年由EdilvannucchiS.r.l.公司活化再利用,有趣的是改造後二樓營業時間拉長,吸引更多不同族群的人在夜晚也能進到市場用餐。市場一樓保留原來的傳統店鋪,二樓則重新把營業面積做調整,嘗試將不同飲食文化帶進市場,同時結合美食區和現代化的廚藝教室,從產地到餐桌一次滿足。

案例分享(三):Time Out Market葡萄牙里斯本
市場原名Mercado da Ribeira(河邊的市場),最早歷史可追朔到西元前1100年,在1755年大地震時全部震毀,重建後1896年市場東側慘遭祝融,在1980年又陸續新增空間,2000年左右進入轉型期,最後由Time Out獲得經營權,於2014年正式以Time Out Market Lisboa營運,善用公司本身背景提供關於美食、藝術與文化等多樣的平台。
市場空間由多棟建築組合而成,在改造後,中間建築二樓以提供熟食、用餐區、主廚無菜單料理為主,同時也有飲食文化課程、二手市集、音樂表演空間等活動,營業時間上則調整為早上10點至晚上11點,讓有不同需求的人們可以在不同時間進到市場空間,而一樓則是維持傳統市場攤商原本的樣態。

案例分享(四):Mercado de Campo de Ourique 歐里克舊市場改造案 葡萄牙里斯本
位於住宅區的Ourique市場服務的客群多以在地居民為主,早期以魚市場為主,在2013年重新活化改造,保留內部框架,重新設計攤位空間,也在市場內規劃兒童休息區,除了熟食、攤販外,夜晚市場會化身為酒吧,滿足社區居民社交需求。

 從上述四個案例中可以發現,改造能讓原本較為單一的傳統市場化身為多元平台,關於飲食文化的一切皆可能在市場發生。如何將不同族群的人拉進傳統市場,同時建立品牌、價值,是當代市場轉型的重要元素,而跨界合作、公部門的跨局處溝通更是必要關鍵,再加上營運時間的調整,讓所有人都能找到適當的時間進到市場,使市場持續扮演串連市民的生活角色,滿足當代居民對於市場的想像。

 

演講者|邱承漢(叁捌地方生活 創辦人)、榮芳杰(清大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 副教授)依講座當日順序排列
主持人|李明璁 (社會學家、作家)

文|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